南陵县“首违不罚”“两轻一免”助力营造更宽松的营商环境
来源:南陵县委政法委 2025-06-16 20:11:30 责编:仇鹤丹

2024年以来,南陵县进一步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品牌成色,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首违不罚”“两轻一免”制度改革,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还增强了企业合规经营的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制度建设促改革,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建立免罚清单。县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权责清单,建立本部门首违不罚”“两轻一免清单并及时动态调整。县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分局18家单位已经公布“首违不罚”“两轻一免”清单,共计637项。推行“承诺+监管”首违不罚”“两轻一免纳入信用承诺“综合查一次”制度体系,落实《信易批履约失信惩处清单》,已提出26条惩处措施,帮助31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落实书同工作机制,共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100余份。加强案例指导。建立健全首违不罚”“两轻一免案例指导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将首违不罚”“两轻一免优秀典型案例汇编成册进行宣传报道,目前已报送市15个典型案例。整理基层综合执法百问百答,组织编印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镇综合行政执法手册等实用工具书200余册、典型案例100余册分送基层。

以规范执法为路径,提升执法公信力满意度。优化执法流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做到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处罚、首违不罚”“两轻一免结果信息100%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执法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2024以来,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全过程记录7774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100%。坚持亮证执法、以案代训、分级讨论等案件办理制度,积极推进实行重大行政处罚风险评估制度,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已评估2件,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推行柔性执法。规范两轻一免”“首违不罚决定书说理性,把法律规定同当事人的具体违法事实、情节及后果结合起来,将当事人的主观态度、侵害结果、悔改表现等可能影响量罚的情节进行详细阐述,作为首违不罚”“两轻一免的依据。2024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环境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籍山镇、弋江镇等执法单位作出不予(免予)处罚476起,减轻处罚229起,从轻处罚737起,涉及免罚金额160余万元,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充分体现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以提升效能为动力,推动执法创新与科技赋能。强化业务实训通过通用法律知识每年至少1次培训、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执法现场和窗口办件实操培训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执法人员达到60学时基本标准,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2024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参考245人,通过244人,通过率99.59%,我县参考率、通过率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岗位练兵、执法技能比武、执法现场模拟演练等活动,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4个主题练兵40余次,约850人次参加。创新监管方式创新推出轮庄综合查一次推进模式,不断强化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季度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合理确定检查对象的数量频次和比例,各级执法单位依据信用等级、风险程度分别将检查对象纳入白名单重点监管对象库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目前,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依据风险程度、信用等级建立白名单库”“重点监管对象库20个,分别涉及企业255家,450家。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围绕污染检测、长江禁捕等场景,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大数据检测发现问题28个。注重科技赋能。全面开启“检查码”检查新模式,所有行政检查(包括“双随机、一公开”“一业一查”等)都要“无码不入企,入企必亮码”。牵头检查单位在检查码任务发起前录入检查的时间、配合单位、事项以及检查企业,并提前通知各联合单位和被检查企业,实现“发起任务-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的检查闭环。279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成64个多部门检查事项,整合率为77.06%,并及时公示行政检查主体、检查事项、检查计划。截至目前,累计通过 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 432 户,有效减少检查次数 980 余次,使用率、联查率位于全市前列。真正做到了为企业减负赋能,让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轻装前行。(南陵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