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近日,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通过组建环境资源 “三合一” 专业化审判团队,挂牌生态司法保护基地,结合世界环境日开展广场普法活动,多维度筑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创新审判模式,夯实司法保障根基。6月3日,金安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 “三合一” 工作部署会。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该专业审判团队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与工作要求。环境资源案件常涉及刑事、民事、行政领域,“三合一”审判机制是对涉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统一归口机制,将涉及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交由同一审判机构统一审理,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环境资源纠纷,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利益;同时,有利于促进刑事追诉、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三个环节的依法衔接、高效协同。
搭建保护平台,深化生态司法实践。6月4日,金安法院携手金安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林业中心,正式挂牌燕山林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燕山国有林场地处六安市金安区最南端,作为“九十里山水画廊”的重要节点,拥有面积较大的林地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此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是对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有助于推动辖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执法”向“前端预防”逐步转变,将为金安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相应支持。
开展普法宣传,凝聚全民环保共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金安法院组织干警奔赴六安市皋陶广场,参与六安市六五环境日、安徽环保宣传周及美丽中国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来往群众普及环境保护法。生动的案例讲解、详实的法律解读,让群众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与法治观念,激发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营造出全民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从审判机制革新到生态保护平台搭建,再到全民环保意识培育,金安法院以司法之力勾勒出生态保护的立体画卷。下一步,金安法院将持续深耕环境资源司法保护领域,以制度创新为笔、以法治实践为墨,书写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新篇章,让法治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固盾牌。(胡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