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繁昌“金牌调解”高效化解900万元跨省涉企纠纷
来源:方慧 2025-06-20 17:02:43 责编:仇鹤丹

近日,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法院荻港法庭“耿群涉企金牌调解工作室”联合荻港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横跨苏皖两省、涉及900万元货款的买卖合同纠纷,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这是荻港法庭深化先行调解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的一起典型案例。

2024年1月,江苏昆山某公司与位于荻港镇的芜湖某新材料公司签订了一份大宗原材料买卖合同。合同履行后,芜湖某新材料公司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约定及时支付900万元货款,双方因此产生纠纷。2025年6月中上旬,江苏昆山某公司向荻港法庭提起诉讼。

法庭庭长在审查立案材料后,考虑到诉讼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在征得双方代理人同意后,法庭立即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将该案委派给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耿群领衔的涉企金牌调解工作室进行先行调解。

耿群团队迅速梳理案情,精准抓住矛盾核心:既要依法保障江苏昆山某公司的货款权益,又需为暂时陷入困境的芜湖某新材料公司赢得恢复元气的时间和空间。鉴于原告公司远在江苏,耿群灵活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进模式进行调解。一方面,多次组织线上调解,向江苏昆山某公司的负责人杨经理耐心分析,被告公司并非恶意拖欠,其生产经营正常,具备偿还能力,可以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分期方案,既能原告货款逐步回笼,也能避免因强制执行导致被告运营受阻。另一方面,多次深入被告芜湖某新材料公司实地走访,与企业负责人李某恳谈,细算“诚信账”和“风险账”,“李总,眼前困难是暂时的,守住信用才是根本,分期支付既能拉长周期,也能避免因诉讼被纳入失信名单,这对企业的商业信誉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就900万元货款分五期支付达成了初步共识。然而,当原告江苏昆山某公司要求支付合同约定的10万元违约金及律师费时,调解再次陷入僵局。耿群并未放弃,面对新的“症结”,首先巩固已取得的分期还款共识,继而以案释法向原告江苏昆山某公司阐明若坚持违约金可能导致被告公司履约能力恶化、分期计划落空的风险,并提示“若豁免部分主张可加速资金回笼”。同时,为彻底打消江苏昆山某公司的顾虑,被告公司同意增加了不按期履行义务则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条款。至此,双方企业代理人成功于6月18日签订分期履行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涉企纠纷的妥善化解,不仅关乎个案当事人的权益,更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活力与营商环境的优化。近年来,繁昌区法院荻港法庭深度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建立“一庭两所一中心”联动机制,特邀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耿群打造涉企金牌调解工作室,践行“早一天都好”理念,力求以最高效率、最优方案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该案件的成功调解,正是荻港法庭深耕“枫桥经验”本土化的创新实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庭服务发展大局的担当。荻港法庭将继续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效整合基层多元调解力量,致力于将法庭建设成为集法律咨询、诉调对接、矛盾化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繁昌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