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东至县政协召开的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上,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总医院等3个提案承办单位首次向常委会汇报提案办理情况,亮成绩、找不足、聚共识。这场创新实践既是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阶段性大考”,也是对提升提案工作质效的赋能与助力,更是县政协以提案为纽带凝聚发展共识的生动缩影。
成绩亮出来,接受检验
3个单位均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将“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重要环节,压实办理人员工作责任,办出了实效,从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成效中可见一斑。
县市场监管局交出了内容充实的答卷:近3年承办提案21件,在办理“关于加强乡村流动厨房规范管理的提案”时,创新出台管理办法,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四员”管理网络,84名从业人员实现“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双证上岗,农村聚餐备案率、持证率均达100%。针对提案反映的河西洁源汽贸城营商环境问题,该局牵头7个部门将地下车位月租从70元降至50元,改造释放车位20个,同步推动公交线路加密和充电桩专项规划,有效缓解“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近3年承办政协提案62 件,2023、2024年度实现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三个100%,连续两年获得‘提案办理先进单位’荣誉。2025年18件提案正有序规范办理中……”县农业农村局汇报的数据掷地有声。该局强化制度保障和考核,坚持提案办理与“三农”工作互融互促,把委员提案建议落实到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等具体实践中。
县总医院在医疗民生领域的提案办理成效同样可圈可点。近3年共承办15件提案,通过提案办理推动,县域急诊急救中心已纳入 2025年民生实事,7月底前将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急救圈”;舜城新区门诊部改造项目仅用3个月就实现从规划到开诊,截至目前接诊1100人次,组织学生体检400人次,填补了新区医疗空白;县乡村一体化医改,2家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启动升级改造……
问题找出来,直面不足
“提案办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办理成效与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提案办理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考核更多侧重答复环节,对长期成效跟踪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完善,有些提案涉及多个部门,需相关部门长期协作,主办与协办单位之间的长期沟通协作不够紧密,影响提案办理成效。”“提案办理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3个单位找出了提案办理工作中共同的短板。
“少数提案办理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把‘答复完’当作‘办理好’,尚未真正从‘完成答复’转向‘解决问题’,部分提案办理存在‘解释多、落实少’ 现象。”“一些提案办理落实进度慢于预期。”“办理成果转化效能有待提升,部分提案办理成果缺少持续跟踪问效,未做到常态、长效,问题容易反弹……”3个单位指出了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化监管手段有待加强,在农村聚餐智慧化备案等数字化场景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县市场监管局还如实指出了提案办理折射出的部门相关工作中的欠缺。“感谢委员通过提案呼吁和建言,助力我们解决了舜城新区医疗空白这一难题。”县总医院言辞恳切。
共识聚起来,助推工作
“提案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重视提案办理,就是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办好提案彰显着各承办单位的责任和担当。”“在政协常委会上邀请部分县直单位围绕提案办理工作进行发言,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委员的提案更好地落地见效。”主持会议的县政协主席张宗发语重心长地说。他希望各承办单位交流互鉴、扬长补短,着眼于解决实质性问题,切实提升提案办理质效。
县市场监管局表示将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办理质效再提升;以创新为驱动,推动监管模式再升级;以共治为目标,推动治理体系再优化,同时,完善提案办理工作闭环和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回头看”机制,提升提案办理的长效性,防止问题反弹。县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将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办理质量、加快办理进度,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承诺今年承办的18件提案于6月底前全部办理完成,将委员建议落到实处。县总医院打算以高度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规范办好落实好每一件提案,借鉴相关单位做法,把提案办理情况作为对各职能部室、各院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强办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力求办理结果让委员满意、让群众放心。
政协提案是群众的诉求单,经过承办单位的办理,把委员的“金点子”从纸上落实到地上,一件件提案才能化作惠民实景。县政协常委会监督检验承办单位工作成效,有助于提案办理工作在交流互鉴中更加明确方向、增强责任、激发动力。
(张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