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有一名默默奉献在信访一线的干警,她用十三年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出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评“庐阳区政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化解进京赴省信访积案先进个人”“全省法院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是立案庭四级主任科员——宋华。
涉诉信访工作是一项极度考验干警综合素质的工作,面对复杂局面,宋华常常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不磨砺本领,守不住公平秤。”十三年来,她以“归零心态”深耕法治沃土,将学习与实践熔铸成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信访人张某因房屋拆迁权益分割而对离婚判决不满。宋华了解到症结之后,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地方征迁政策,仔细梳理出“法律政策对照图”,让张某知道其实他的拆迁权益并未受到任何损害,张某听后对判决心服口服。
在宋华看来,信访干警的本领提升永远在路上。在她的办公室书架上,整整齐齐码着十八本学习笔记,从《信访工作条例》到《如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每页都布满了荧光笔标记和案例批注。在那本被翻烂的《新时代基层信访工作实践与思考》扉页上,她写下一行字:“法治星河里,每颗星星都要自己发光。”这也是她十三年如一日淬炼本领的精神注脚——以不止的学习克服本领恐慌,以持续的精进守护正义防线,让人民群众在每封来信、每次来访中,真切感受到新时代法治工作者的专业力量和赤诚的为民情怀。
宋华始终将“法律是盾牌,人心是温度”奉为圭臬,用既有法度,又有温度的实践,在刚性的法律框架内编织出正义之网。
在化解一起历时6年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信访时,宋华实地走访了信访人王某所属社居委,了解到王某目前卧病在床,生活面临困难。她走进王某家中,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耐心倾听他对案件的意见和诉求。在得知老人的心结是对案件裁判的赔偿数额不满后,她结合法律规定,当面逐一为老人解释和计算判项中的误工费、交通费等项目,最终赢得了老人的理解和认可。考虑到王某年迈多病、生活困难且无儿无女的实际情况,宋华当即帮他申报了司法救助。王某激动地拉住她的手,哽咽着说:“感谢庐阳法院对老年人的体谅,不仅帮我打开了多年的心结,还为我办理了司法救助,我今后不再信访了。”一句简单的话语,包含了他对法院信访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法律之剑需要有温度的手来挥动,她满腔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信访事项,多年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500人次,从未因信访处理不当而受到投诉。她笑着说:“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永远在路上。”
“信访工作不能只做矛盾的‘收纳箱’,更要成为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宋华立足基层实践,带领团队先后起草了《庐阳区人民法院信访工作暂行条例(修订稿)》《庐阳区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流程》等制度规定,有效提升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为有效推动信访矛盾的化解,宋华率先采用向行政机关制发信访建议书的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尽快调查核实,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真正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而是让每个制度齿轮都能咬合民生需求。”宋华说道。她带领庐阳法院信访工作专班,以探路者的姿态出色地化解了大量案件。
宋华扎根基层信访一线,以赤诚之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信访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新征程上,她继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暖诠释正义,用法治力量书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答卷。(朱梦梦 赵云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