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风劲吹,盛夏登场,小暑已至。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炎夏的即将到来。
《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关于小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时节,也就入伏了。所谓“伏”,就是潜伏、隐藏之意,让人尽量减少在高温下的活动。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节气,由于炎热,蟋蟀都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孩提时的小暑,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和期待的象征。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畏惧炎热,反而在阳光下奔跑,尽情享受夏日的乐趣。小暑,是街巷里追逐蜻蜓的时刻,是湖边嬉戏玩水的欢乐,是城市夜晚的星空和萤火虫的舞蹈。
小暑的夜晚,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家家户户会搬出竹床,在院子里纳凉。我们这些孩子会围坐在一起,听大人们讲故事。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凉风习习,驱散了一天的暑热。那些故事,有的关于远古的神话,有的关于英雄的传奇,还有的关于故乡的奇闻异事。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亮了我们童年的夜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小暑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小暑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炎热的时节,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与宁静。
暑热,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燥热,更源于一颗纷扰的心。白居易有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换言之,心静自然凉。
暑热来临,不妨闲翻书卷,侍弄花草,饮茶敲子,心静了,周身也就有了清凉。于是,顿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感觉。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进入小暑节气也就进入了雨季。“小暑之时,雨热同季”,烈日与热风开始成为主宰,在地面上掀起酷热,有时空中还有闷雷滚过,随后常常是暴雨倾盆,故此,农谚就有“伏天里的雨,锅里的米”之说。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守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可以健康。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应该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每天运动要掌握好度,而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散步和健步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只是这时节运动强度不应该过大,可以在傍晚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可以选择游泳、瑜伽、旅游等。无论选择怎么的运动方式,都应该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俗话说“热在三伏”,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注意清热祛暑,可以多食西瓜、丝瓜、黄瓜等蔬菜水果。到了小暑节气,绿豆汤也是必备之品。夏日的清晨里,熬上一锅绿豆汤,待它凉了,盛在一个盆里,放进冰箱,下班回来喝上一口,清凉解暑。
小暑,一个好听的名字!用“小”字命名的夏天,都是这样的充满热情,活力四射。
小暑,是一年中较为炽热的季节,却也是我们最需要找到内心宁静的时刻。在这个时节,让我们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调节心态,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愿我们都能在小暑的时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清凉与美好。
(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