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包河区人民法院联合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以司法护绿巢湖,擦亮“最好名片”。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巢湖之畔,占地面积达1072公顷。它不仅是我国首个由退耕还林人工林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担当着合肥“城市绿肺”的重任,还是长三角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更是省内独一无二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对区域生态平衡意义非凡。在此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是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一次革新,实现了从传统“末端执法”向“前端预防”的转变。同时,开启了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全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综合治理模式,为生态保护注入强大合力。
基地建成启用后,将充分发挥多重功能。一方面,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以实际案例为教材,做到“办理一案,保护一片水域,恢复一片生态”;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接待研学与教育活动,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大众内心。此外,基地还将积极探索创新“生态司法﹢价值修复﹢碳汇认购”模式,全力将自身打造成为集巡回审判、生态修复、成果展示、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环境资源保护平台。未来,该基地将着力构建“四区一体”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格局,即生态审判示范区、生态修复实践区、生态教育体验区、生态科研创新区,为环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坚实的司法保障。(唐瑾瑾 杨淑慧 吴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