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协作寻踪迹 雷霆出击促执行
来源:何舟 2025-07-09 15:49:26 责编:梅觉明

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协助下,成功找到一名长期“失联”的被执行人。从发现被执行人踪迹到案件顺利化解,仅用了三个小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李某与陈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陈某需支付李某汽车租赁款5.9万元。判决生效后,陈某拒不履行,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立即开展财产查控、案情分析,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名下银行账户空空如也,电话也长期无人接听。鉴于陈某“失联”现状,执行法官将其信息推送至公安部门,请求协助查找,不久后,发现了被执行人陈某在宁国市区驾驶一辆宝马轿车的踪迹。 

“前期查询陈某名下不是没有车辆吗,这会儿怎么会驾驶一辆宝马轿车出现在宁国市司法局?”带着这个疑问,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赶赴至指定地点,根据车牌号确认了该车辆,但始终未见陈某踪迹。此时又下起了雨,为避免“打草惊蛇”,执行法官只能在一旁蹲守,等待陈某出现。半个小时后,雨越下越大,陈某依旧毫无踪影,执行法官决定主动出击,通过多方询问和查找,在司法局门卫室的登记簿上查询到了其签名和进入时间,顺着这一线索成功拘传了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被执行人陈某,并现场对其驾驶的宝马轿车进行搜查。经查该车辆登记在被执行人陈某父亲名下,在未搜查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后,执行法官依法将其带回法院。

到院后,陈某仍试图逃避执行,向执行法官诉苦称其目前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收入,暂时无力偿还款项。面对看似“无米之炊”的困境,执行法官从其驾驶的宝马轿车入手,寻找案件突破口。但陈某坚称,车辆是其父亲的,自己只是暂时借用。结合前期调查了解的情况,执行法官立即发出质疑:“你父亲年近七十,从事小区保安工作,怎么会购买这种高档轿车?作为被执行人,你有如实报告财产的义务,目前你正处在缓刑考验期内,更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你自己衡量一下违法的后果,算算法律账、经济账、自由账?”面对这一系列“灵魂拷问”,被执行人虽没有马上改口,但心理防线明显松动,态度也不像之前那般强硬。在执行法官的持续“攻势”下,陈某终于坐不住了,开始主动联系亲友筹措款项。最终,被执行人陈某现场支付了2万元,并与申请人就剩余款项达成了分期履行和解协议。为督促被执行人后续按时履行,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又第一联系了司法部门,了解被执行人的日常表现情况和缓刑考验期限,防止被执行人再次出现“失联”状态,确保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该起案件的高效执结,既展现了宁国市法院“发现即处置”的执行效率,也彰显了善意文明执行的司法温度,是宁国市法院坚持“小案不小办”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彰显司法为民的“大情怀”。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与公安、司法、税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与信息共享机制,织密查人找物网络,提升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的精准发现和快速反映能力,切实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