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蚌埠市禹会区安平社区所辖小区里,总有一抹抹“荧光色”在温柔流动。这群手持电筒、带着肩章、手持喇叭的 “守夜人”,正是由物业人员、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夜巡队。他们以每日不间断的巡逻,为居民编织起一张温暖的安全网,让平安的底色在夜色中愈发鲜明。
脚步丈量每寸安宁
傍晚七点,夜巡队员准时集结,配备着统一的荧光马甲、明亮的手电筒、闪烁的肩灯与字迹工整的巡查记录本。这支队伍如同社区的 “毛细血管”,每日 19:00 至22:00, 志愿者们沿着划定的网格路线,重点对辖区内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沿街商铺等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守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00 余次夜巡的脚步,让这抹流动的"荧光色"成为辖区居民心中"看得见的安全感"。
巡防实效暖人心
“发现 3 栋楼道灯接触不良,已联系物业明日更换”“发现楼栋逃生通道被非机动堵住,现场协助清理完毕”…… 巡查记录本上,每一行字迹都连着居民的生活。夜巡队坚持“巡查 -记录-上报-整改-复查”的闭环机制,像春雨润田般化解隐患。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多方协调的,及时传递给社区,由社区联动物业力量限期处理,次日再带着记录本 “回头看”,确保问题连根拔起。今年以来,60余处安全隐患在巡逻中消弭,10余起邻里纠纷在沟通中化解,让 “事事有回音” 的承诺在点滴中兑现。
巡逻路上访民情
夜巡不仅是安全守护,更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邻里对话。队员们与纳凉的老人聊聊家常,把 “希望加装楼道扶手” 的建议记在本上,为独居的奶奶检查门窗,给晚归的学生照亮单元门的路……“看到那抹荧光,就像看到家人在门口等你。”家住安平社区的李大爷的话,道出了居民的心声。夜巡队员用脚步串联起千家万户,让安全与温暖在巡逻途中自然生长。
如今,这抹荧光色已成为安平社区的 “平安符号”。下一步,社区将邀请商户店主、青年居民加入 “平安合伙人” 队伍,让流动的荧光汇聚成更明亮的光河,让每日的巡逻化作细水长流的守护,共同勾勒 “邻里相照、夜巷无虞” 的幸福图景。(禹会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