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发社区自治活力,蚌埠市禹会区钓鱼台街道喜迎门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新路径,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红色物业+居民议事会+志愿服务联盟”的“四方联动”治理体系,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人性化、长效化迈进。
党建引领:点亮基层 “明灯盏”,校准前行航向
喜迎门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引领作用,创新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在辖区8个网格建立功能型党支部,选优配强32名党员楼栋长,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红色微服务”等活动,累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维护等民生问题45件。创新开展“党建+微治理”项目,由党员带头认领“微心愿”,实现组织优势与治理效能的双向转化。
红色物业:焐热邻里 “连心结”,架稳服务桥梁
社区创新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建立“物业+企业+党组织+社区党委”双向交流,多方联动机制。设立“红色服务岗”,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小事即时办、大事协商办”。今年以来,依托“红色物业议事厅”平台,协调解决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难题28项,完成小区绿化提升、健身场地扩建等惠民工程。
居民议事:激活自治动能,奏响和谐乐章
社区创新打造“邻里议事厅”协商平台,组建由居民代表、业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等组成的议事队伍。推行“提、议、办、评”四步工作法,通过“线上征集+线下恳谈”收集意见建议230余条。重点培育“社区能人”队伍,发掘热心居民担任“邻里调解员”“文明监督员”,推动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管”。今年以来,成功化解邻里纠纷42起,推动完成楼道亮化、垃圾分类亭建设等自治项目15个。
志愿同行:汇聚向善力量,织密温情网络
社区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成立“喜迎门志愿服务联盟”,下设“银龄互助”“巾帼帮扶”“青春护航”等8支特色队伍,注册志愿者达156人。创新推行“家风银行超市”积分管理制度,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精准对接机制,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奉献-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开展助老扶弱、环境整治等活动60余场,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
协同共治:凝聚多元合力,共绘发展蓝图
社区建立“四方联动”月度会商机制,针对治理难题共商共议。创新开展“社区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5个,引入专业社工机构3家,形成“专业力量+社区力量”的协同治理格局。
通过“四方”协同发力,社区治理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的转变,从“单向发力”到“多元共治”,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完善共治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努力打造更具温度、更富活力、更加和谐的幸福家园,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喜迎门智慧”。(禹会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