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央及省市县层面关心的民生实事,阜南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和社情民意调查中,涉及老旧小区停车位、充电桩、飞线治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达32条,为更好发挥政协组织资政建言的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近日,阜南县政协提案委牵头,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和部分政协委员,深入老旧小区和居民家中,开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针对小区改造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水、燃气、排水、出行等突出问题,阜南县连续多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列为“10项重点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工作开展,截止2024年底,改造背街小巷502条,住宅楼105个单元,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位、网络升级覆盖、充电桩配备、文化体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不断增加。而给排水、供电、通信等管线陈旧老化,故障多运行效率低;部分机关单位办公楼超过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养老托幼、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改造推进难等问题在老城区一些地段依然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风貌提升、功能布局完善和建设治理水平的提高,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继续把老城区改造列入政府重点民生工作中,积极筹措资金,推进改造升级。
调研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既有对建筑本体性能的改造,也有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软硬件的提升,覆盖面广、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凝聚各方合力。做好前期排查登记和政策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群众会、恳谈会、征询会等方式,宣传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意义,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活难题,及时公开排查登记结果、办事流程、工程进度等,争取居民广泛支持,提高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二要科学制定改造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要坚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做到点线结合,发挥带动作用;要综合考虑,统筹安置,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坚决避免“一刀切”;要明确责任,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在房屋鉴定、补偿安置、置换、社区治理、设施使用、环境保护等环节上,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在改造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不出现负面舆情、不影响改造进度。
三要坚持分类施策,精准落实有关政策。要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支持,切实补齐短板弱项,通过打通断头路、填平低洼路、整治破损路,加固危旧房,增设停车位,改造水、电、气、网络、提升绿化水平,安装消防设施,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等措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要着力突出文化内涵,加大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力度,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智慧社区,提升小区整体功能和文化内涵,广播先进文化思想。
四要坚持巩固提升,健全常态长效管理的制度机制。要认真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擦亮“六微关怀”品牌,健全“南事协商”、“居民议事会”等协商机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改造工作,切实感受到带来的变化,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意识;要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鼓励探索“党建+物业”“社区+物业”等管理模式,强化“经营小区”的理念,通过盘活闲置存量资源,平衡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要形成多元投资、多方助力的资金投入格局,持续巩固改造成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广大居民对改造成果可感可及,拥有满满的幸福感。
(李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