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长市聚焦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法治水平,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
高位推进“回头看”,进一步夯实制度根基。以法治政府“回头看”为契机,全面系统摸排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制定《“回头看”任务分解清单》《宣传工作方案》,系统归纳出9类100项任务,逐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建立“自查自纠+市级督导”问题排查体系,梳理历年台账,对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等领域重点排查,动态更新16项问题清单,已发现并整改信息公开问题6项、行政执法问题15项。全面做好迎接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天长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回头看”评估工作。
构建多元监督体系,提升执法监督效能。围绕行政执法全流程,构建“常态化督查 + 联合监督 + 现场伴随监督 + 案卷评查 + 述职评议”五位一体监督体系。对住建局、水利局、人社局、发改委等单位开展常态化督查,联合纪委深入七大重点领域强化涉企执法监督,协同特邀监督员开展安全生产、食品生产等领域现场伴随监督,邀请执法骨干、律师代表对该市近五年行政执法案卷开展集中评查,邀请人大、政协代表开展10大重点执法单位述职评议。通过多维度监督,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执法主体、事项、计划“三公示”制度,编制第二批事项清单,实现涉企执法事项“清单化”管理,深化“综合查一次”制度,源头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收集企业意见,联合工商联走访调研,利用政务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企业有效建议,同时与“12345”建立热线协作机制,深度参与行政执法类投诉举报事项的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工作。多措并举,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成效。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打造“非遗+普法”,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创作“天官画反电诈”法治文化作品,与滁州市非遗“天长文人香”跨界组合打造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创新“银发+普法”,为该市24家养老机构选聘“法治副院长”,为“老有所养”保驾护航。强化“阵地+普法”,新增的秦栏镇孝亲文化园、民生社区民法典主题阵地、同心里法治口袋公园等个性化、品牌化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理念更加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天长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