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太湖县人民检察院打造“检察蓝”护航“生态绿”党建品牌,将多元检察履职“硬功夫”融入生态环境保护“软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检察队伍履职能力和办案质效显著提升。
近几年来,该院在品牌引领下,始终坚持强化红色党建信仰、树牢绿色生态理念、弘扬蓝色检察精神,围绕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司法办案、多维宣传四个发力点,做好党建引领、一体履职、府检联动三篇大文章,党员参与生态建设更加积极,护航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加强,“府检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滥伐树木、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明显减少,该品牌被安庆市委组织部评为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优秀案例。
“党建+队伍建设” 锻造生态检察“尖兵”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实办案力量。该院通过“关键少数”党员带动“绝大多数”干警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公益诉讼检察为杠杆,以刑事检察为支点,在履职中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注重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干警充实到办案一线,在护航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支部与生态检察深度融合。强化理论学习培训,提升综合能力。该院把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创新推出“育英计划”,搭建青黄之间传递交接棒的桥梁,涵养人才“蓄水池”。选派年轻党员干警前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培训,赴上海徐汇区、芜湖镜湖区等多个先进基层院考察学习,到中共太湖支部旧址、县博物馆、刘王立明故居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员干警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生态理念。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提高专业水平。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数量繁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精准有效地深挖案件根源、根除病灶,为此,该院组建以第二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专门办案团队,集中办理涉生态资源领域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同时,为了破除行业壁垒,聘请林业、环保、资规、交运、应急、市场等部门7名特邀检察官助理,为生态办案提供专业化支撑。
“党建+机制建设” 畅通府检联动“网络”
该院通过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合力。推行一体化办案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专业化。由专业办案团队牵头负责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检察监督和修复预防,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追究当事人生态损害和环境修复责任,针对普遍性生态环境问题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加强监管和预防,实现“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举报机制,拓宽案件线索渠道。针对群众向行政机关举报投诉难以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根治的难题,该院积极建立群众反馈渠道,聘请11名志愿者加入“益心为公”平台,出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实施办法,畅通12309检察服务热线,党员干警带头收集整理有效案件线索,以司法保障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推深做实“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效果。健全完善“两法衔接”“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联合行政机关开展水域岸线滥占滥用走访排查和长河、黑河、花凉亭水库、方洲水库等地巡查,会同岳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展冶溪河跨区域联查。近年来,该院共开展联合巡查19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2份,推动打捞和清理水面及沿岸垃圾70余吨。
“党建+司法办案” 坚守公平正义“底线”
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紧跟当下社会关心关注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该院组织党员志愿队开展“公益诉讼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到老百姓的阡陌田间、房前屋后仔细检查,并针对生态垃圾、建筑垃圾、灌溉污染、黑臭水体、农村饮用水等情况,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份。开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太湖县晋熙镇老城区濒临长河,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对非法采砂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但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顶风作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一问题,该院决定开展老城区非法采挖旱砂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党员干警带头深入走访调查,并联合公安、资规等8个部门进行打击,对涉案8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偿损害赔偿金69万余元,针对非法采砂背后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在案发周边更新高清监控设备5套,设立警示片23块,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高发多发态势。构建“四大检察”立体保护格局,坚持“一案四查”。该院通过完善内部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工作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案件涉及公益诉讼领域进行逐案排查,发现线索及时移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近年来刑事检察部门先后向公益诉讼部门移送线索56件,公益诉讼部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7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7件。在办案过程中,该院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注重将释理说法工作贯穿全过程,向当事人释明司法政策,进行法治教育,原位补植复绿295棵,异位修复协助补植复绿2237棵。
“党建+多维宣传” 拓宽普法传播“路径”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牢牢把握普法“流量”,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将办案与普法相结合,注重利用“两微一端”等主流新闻媒体阵地进行“正能量”输出,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针对一部分“游离”在网络之外的群体——乡镇的小微企业负责人、农民和工人,该院坚持面对面“零距离”普法,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宣传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和办案成果,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态环境警示教育,提升履职尽责水平。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益保护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等问题,该院结合办理的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开展以案示警,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亲自带领党员干警联合太湖县砂石管理总站、新仓镇政府向该镇的140余名村组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总结提炼经验。该院引导党员干警“在办案中总结、用总结指导办案”,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良性循环,检察理论研究也被纳入干警平时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相挂钩,倒逼干警及时总结基层办案经验。(韦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