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岳西县公安局河图森林派出所紧密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活动“田园夜话”,创新推出“田间打谣”专项行动。行动以“案例警示+方言普法”的多维宣传模式为抓手,取得显著成效:累计覆盖7个行政村,开展打击网络谣言普法宣传7次,教育群众共计500余人次。
田间地头话反谣 特色活动焕新彩
“田园夜话”,作为岳西县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巧妙利用村民晚间的闲暇时光,以座谈、宣讲等亲切形式传播政策与知识,在群众中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河图森林派出所将反谣宣传巧妙融入其中,精心打造出“田间打谣”这一特色品牌。
行动期间,民警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在弥漫着稻香的田间地头,与劳作归来的村民围坐在一起,畅谈反谣知识;在村民纳凉的院落广场,以拉家常的轻松方式开启宣传之旅。这种贴近村民生活场景的宣传形式,让反谣知识摆脱了枯燥与刻板,变得生动鲜活、接地气,迅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为反谣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案例、方言齐上阵 共筑反谣防火墙
民警们精心筛选近期发生的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如“某村水源污染致牲畜死亡”等,通过深入剖析这些真实事件,为村民们揭开谣言的虚假面纱,直观展示谣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民警们详细还原谣言的传播路径和危害范围,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谣言不仅会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对个人生活和财产造成损失。村民们在了解这些案例后,纷纷表示对网络谣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会更加谨慎地对待网络信息,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考虑到农村地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民警采用本地方言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使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认同。通过方言普法,村民们不仅了解了法律的基本内容,更明白了在网络空间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谣言止于智者 乡村网络清风扬
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前在当地微信群广泛传播的“免费发放高价农资”等不实信息,如同过眼云烟,被村民迅速识破。多名村民主动向派出所举报可疑内容,形成了全民参与反谣的良好氛围。一名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地说:“以前看到消息就转发,现在晓得要先问清楚,不能当了谣言的传播者。”
长效治理 共绘清朗乡村新画卷
河图森林派出所所长万力表示,将扩大“田间打谣”覆盖面,联合乡镇学校、企业等开展针对性宣传。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方案,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同时,建立“乡村网络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作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通过多方协作和持续努力,让谣言在乡村无处遁形,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网络安全屏障。(王刚 雷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