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构建立体矩阵 推动流动党员“有序有学更有为”
来源:长组轩 2025-07-16 19:00:00 责编:仇鹤丹

近年来,长丰县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难点问题,着力构建“安家、赋能、建功”立体式矩阵,推动流动党员“有序有学更有为”。

“安家”有序 确保“个个都在组织”

紧盯“去向难掌握”问题,建立健全摸排、管理、服务机制,系紧组织纽带,让流动党员流有归处。坚持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相结合,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七位一体”“拉网式”摸排,新增纳管流动党员239人。紧扣基本情况清、流动时间清、流动去向清等“五个清楚”工作要求,按照“一人一单、一支部一册”,分类分情为1258名流动党员建立管理台账,切实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落实“一对一、一对多”联系制度,组建1067人联络员队伍,实现与流动党员常态化互动交流。完善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沟通、包联共治”模式,与42家单位(地区)党组织建立双联共管体系,通过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提醒参加组织生活302次。整合财政资金550万元,高标准建设84个“流星之家”活动场所,提档升级75个社区“暖流”驿站,基本实现流动党员“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畅通需求采集、反馈渠道,形成“诉求记录—联动处置—事后反馈”闭环管理,累计解决流动党员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问题300余件。

“赋能”有学 坚持“常常参加学习”

紧盯“学习难组织”问题,开拓云端、结对、集中“充电”方式,灵活学习时间,让流动党员学有实效。依托“长丰先锋”公众号、远程教育站点,推送图文信息及视频800余期。建立微信群组,引导流动党员分享学习心得,累计开展研讨活动200余次,让流动党员逐步形成在线自学的行动自觉。推广“1+1+N”帮带机制,组建“红色家访”送学小分队,由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志愿者与N名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累计为流动党员送“红色包裹”300余个,邮寄“红色快递”800余份。重点关注61名高龄行动不便的流动党员,从思想引领延伸到生活关爱,在送学上门同时,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灵活利用节假日等外出返乡高峰期,分层分级举办11场“红丰回归”假期课堂活动,组织460余名流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同看警示教育,自我约束和规矩意识不断增强。注重技能提升,开设草莓种植、家政保洁等培训班21个,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30余次,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有效解决“后顾之忧”。

“建功”有为 力争“处处发挥作用”

紧盯“作用难发挥”问题,搭建人才、治理、产业三大融合载体,打通参与路径,让流动党员大有可为。开展人才回引,吸引有能力的党员返乡创业就业,提供35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200余名流动党员在经济发展、富民惠民等方面发挥作用,107人成为产业带头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00万元。实施“归雁”工程,从流动党员中储备170人,择优选拔12人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为明年换届精准选“苗”。打造“合伙人”工作室、宁家铺子“公益掌柜”等红色品牌,为流动党员提供一线参与治理平台,74名居民流动党员参社区大党员成员,26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成为基层治理观察员,提出治理建议1500余条。组织114名流动党员成为“窗帘之约”志愿服务队成员,参与基层治理活动300余场次,解决居民难题200余件。围绕长丰产业布局,在比亚迪、华恒生物等县内重点企业设立“流动党员先锋岗”40余个,有效激发责任意识,加速3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流动党员深度参与企业的管理优化、产能提升等关键环节,在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专长,提出“金点子”300余条,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110余个。(长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