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显成效 先行调解促共赢
来源:邵红霞 张心怡 2025-07-21 12:01:32 责编:梅觉明

“真是太感谢法院了,不用开庭就能把矛盾解决!等以后公司恢复正常经营,我希望这些员工还愿意回来工作!”近日在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次调解让九起劳务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解开隔阂,握手言和,并对调解结果心服口服。

先行调解,织密诉讼纠纷过滤网

先行调解作为诉讼程序前定分止争的第一道防线,不仅减少诉讼程序,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

某建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某因和合伙人在经营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导致公司资金缺乏,今年三月起便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出现多名员工罢工讨薪现象,在沟通不善的情况下,这些员工拿着朱某的欠条来到宣州法院进行起诉。宣州法院立案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案件情况后,认为该案涉及劳务报酬的纠纷,事实和法律关系明确,双方争议分歧不大,症结主要集中在支付能力上,双方矛盾点并不激烈,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矛盾,于是在询问过当事人意见并征得同意后,将案件推送至先行调解,并由调解员引导当事人平等协商。

多元解纷,构建协同治理凝聚力

矛盾纠纷的化解并不是单打独斗,需要适时整合各方力量争取工作支援形成解纷合力,宣州法院积极联动公安、司法、检察以及基层村社区等多方主体力量,在稳定当事人情绪、提供法律援助、搭建协商平台,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等方面各显身手。

在九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考虑到多名当事人因年纪大、不懂法、诉讼能力弱、收入低的困境,法院主动联系法律援助机构积极提供帮助,通过为当事人指派律师填写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跟进案情,梳理当事人诉求并向调解员反馈,为调解员快速厘清案情,缩小双方意见分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检察机关支持案件起诉,无形中也给被告朱某施加了一些压力。为避免公司进入诉讼程序后影响正常经营,调解员为企业负责人分析利弊和法律后果,朱某主动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条件,并态度良好,积极配合调解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靶向发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共赢目标

在该批劳务合同纠纷中,调解人员敏锐意识到了双方的利益诉求均具有一定正当性,只是换位思考不充分,务工者的目的只是要回工资,其年纪普遍较大且不愿意进行复杂的诉讼程序,而企业主朱某更不愿意让公司在征信和经营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故双方协商解决纷争的意愿都比较高。于是在仔细梳理双方争议焦点后,调解员分别向双方当事人阐明法律规定和拿出调解方案,并从“情理法”的角度分别对双方进行劝和。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朱某愿意将拖欠的工资进行分期给付,直至还清为止,同时朱某还真心诚意表示,如果公司恢复正常经营,仍然希望这些员工愿意回来一起共渡时艰,共谋发展。面对调解结果和朱某的承诺,九名原告激动不已,和朱某当场化解干戈握手言和。

一次调解成功化解九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背后是宣州法院对“司法为民”理念的践行,是和其他社会治理单位、当事人之间维护和谐社会稳定的双向奔赴,更是先行调解高效运作的生动体现。在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具有调解基础的案件办理中,先行调解可以有效避免诉讼程序繁冗,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快速实现案结事了,促使双方当事人以更平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实现共赢,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下一步,宣州法院将继续深化先行调解工作机制,优化调解流程、充实调解力量、联动多元解纷力量,让更多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高效化解,以最小的成本、最优的方式解决纷争,提升法院司法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邵红霞 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