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星火聚霍邱 筑梦建行启新程
来源:杨安原 何仁涛 2025-07-21 12:41:40 责编:仇鹤丹

7月,清华大学“筑梦建行”品牌项目实践支队的11名同学,怀揣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心,来到霍邱县第一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清华学子面向该校200余名同学举办沉浸式夏令营活动,他们变身为“小老师”“辅导员”,以精心设计的课程打破认知边界,以探究项目点燃创新热情,以文体活动熔铸青春集体,以精神引领厚植家国情怀,为霍邱学子点亮心灯、锚定航向,搭建起连接顶尖学府与县域高中的成长桥梁,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通识赋能拓视野 多元启智育新思

活动中,清华学子承担“老师”的角色,他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准备了丰富的通识课程,搭建起涵盖艺术、技术、科学、人文四大领域的课程体系,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跨学科思维。《近现代设计与建筑》带领学生领略艺术流变与空间美学,《AI发展简史》带来前沿科技的探索,《车用能源概论》呈现工程技术的精彩,《乡土中国导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根基……

行健书院本科生陈俊杰带来的《苏轼串讲》凝聚了他本人的阅读研究热情,他以苏轼跌宕人生为轴,带领同学赏析其诗、词、文、赋中的永恒光芒,感悟这位千年文豪的诗意与烟火、逆境与超越、文脉与人格。为了讲好这堂课,他把《宋史》《人间词话》《苏东坡传》等书籍不远千里带到霍邱,整合各类资料,反复打磨内容,在讲台上侃侃而谈2小时,同学们仍觉意犹未尽。其他课程同样精彩纷呈,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探究课题促创新 躬行实践获真知

清华暑期实践支队精心设计的“实践探究课题”是活动的另一大亮点,也是一次创新的、成功的尝试,其核心在于以“小组项目”“主动探究”的形式增强发现并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

该环节由一场总体介绍、五天探究课程、一场汇报展示组成,前期为同学们提供三大选题方向,并将大家分成若干小组,中间每天安排约一小时的专题探究时间,各小组可自由围绕该方向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具体问题、尝试作出分析或提出设计方案。

其中核心推荐选题为“校园空间观察与创新设计”,该选题由支队中四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同学负责策划并全程跟进指导。鼓励学生通过沉浸式观察,深度感知校园环境与空间功能,运用设计思维,从使用者视角发现校园中值得优化的区域,并动手进行创意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该选题巧妙融入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理心、设计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该环节的特色在于开放性,没有规定选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教室。在每天的探究课题时间,同学们可以集体围桌讨论,可以走进校园各个角落,可以在户外做实验,清华的辅导员们只在小组提出需求时才给予帮助。活动中,霍邱一中的同学们表现非常精彩,有小组利用导员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制作了第一份PPT,有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开展访谈,有小组针对校园景观设计绘制了精致的效果图。

活力飞扬展风采 青春激情永激荡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样为这一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文体活动不仅有效打破了初识的陌生壁垒,更在欢声笑语与并肩作战中,将一颗颗年轻的心紧密相连,熔铸出强大的集体凝聚力,让青春特有的澎湃活力得以淋漓展现。

趣味运动会洋溢着纯粹的运动欢乐与团队情谊,虽然只有四个项目,却尽可能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呼啦圈接龙、乒乓球接力、摸石头过河、旱地龙舟,同学们奔跑、跳跃、呐喊、欢呼,汗水与笑声共同挥洒,拘谨在开怀畅笑中悄然释放。  

在纸桥挑战赛中,同学们仅使用A4纸和胶带作为材料,在75分钟的限时内协作搭建桥梁。既考察并锻炼营员的工程思维、团队协作与创新创造能力, 亦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体验工程思维的有效载体。

最后的文艺晚会,各班同学在紧张的日程安排之余,用三天时间精心打磨出二十余个的节目。有深情款款的独唱倾诉心声,有气势磅礴的合唱凝聚力量,有曼妙灵动的舞姿诠释青春,有抑扬顿挫的朗诵抒发壮志,还有妙趣横生的小品点燃欢乐……舞台虽然简陋,但晚会并不简单。

晚会尾声,清华学子们献上深情合唱《启程》与《如愿》,并为每位同学分发手写明信片作为纪念。

星火传薪燃壮志 春风化雨乐未央

临时成立的四个班级,200多人的大集体,已然构筑成温暖而富有活力的大家庭。班级破冰团建消除彼此隔阂,开营仪式与主题报告明确此行方向,清华宣传片、学习经历分享,一点点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同学因此克服自卑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有同学因此敞开心扉与导员畅谈成长困惑,有同学因此真正明确学习的意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实践的支队长是建筑学院本科生杨安原,他也是霍邱一中23届的毕业生。作为活动的发起者,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反哺这片深爱着的家园。一同返校的还有两位霍邱一中优秀毕业生,自动化系本科生刘斌、工业工程系本科生王仁威,有同学在心得中说:“一中因他们而精彩,也必将因我们而更好”。

7月6日下午,既定的实践活动日程圆满结束。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生韩钢鑫在办公室里仔细翻阅所带班级同学写的实践心得,并为每名同学写了一封回信。

七日时光,倏忽而逝,却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不息的涟漪。 清华学子虽已踏上归程,但那些在通识课堂上碰撞的思想火花,在探究课题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在运动场上迸发的青春呐喊,在文艺晚会流淌的温暖旋律,以及在促膝长谈中传递的信念力量,已深深镌刻在霍邱学子的记忆深处。(杨安原 何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