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院破产庭王倩:以法治担当破局前行
来源:马晶璐 2025-07-21 16:14:12 责编:仇鹤丹

王倩,合肥破产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进入合肥市中院以来主审案件近3000件,所办理的案件均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王倩先后获得全市法院办案能手、个人嘉奖,合肥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合肥中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庐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荣誉称号。

2020年3月,Y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债务危机,后进入破产程序。王倩第一时间组织当事人开展线上听证程序,及时作出了受理裁定。

据介绍,Y公司有20余名员工,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通信和电子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考虑到该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价值,法院遂依法批准Y公司通过共益债务借款的方式解决继续营业期间所需的费用问题,并继续营业。

在案件审理过程,王倩很快发现常规思路并不总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原普通债权在破产清算状态下预计清偿率几乎为零。通过约谈公司负责人以及部分债权人,王倩了解到Y公司名下可供债权人分配的资产仅为变现价值不高的办公设备和生产设备,简单一破了之,将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而此时,Y公司的核心资质即将到期。因此,快速找到破产重整方案迫在眉睫。

如何在短期内寻找到合适且熟悉该领域的重整投资人?经过深入分析、多方沟通,债权人自救式重整成为挽救Y公司的最优选择。通过在重整计划中赋予全体债权人“债转股”选择权以及现金清偿选择权,既保证了没有参与重整投资意向的债权人以现金清偿方式实现债权的权利,也使得具有重整投资意向的债权人能够将其债权转为Y公司股权,并通过持续经营来实际回收债权。

王倩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细致审查,对重整计划草案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各项内容逐一审查把关,及时与破产管理人进行沟通、交流。4个月之后,破产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通过重整方案的执行,3户债权人按其债权金额的100%转为新公司的股权,有14户债权人的债权清偿率为100%,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维护。

H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自动包装机械设计、生产、销售及安装的民营企业,因母公司提供担保而陷入诉讼程序,于2022年2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此时,H公司对外欠付200名职工近600万元的工资,拖欠税款300万元,还有1.8亿元的金融机构借款和供应商货款未偿还。

案件进入破产程序后,王倩对H公司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可供清偿债务的主要资产仅为一宗工业土地和厂房,如果进入清算程序,职工、税款以及普通债权人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清偿,H公司也将无法继续生存。与此同时,王倩也得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H公司已经获得了一批国内较为先进的研发成果,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资质,尤其是在小袋全自动二次包装领域,研制出了多种行业较为先进的器械,与多家世界500强有合作,其多年来积累的市场、销售渠道、行业声誉等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拯救H公司的角度出发,王倩引导破产管理人以及债权人利用破产重整制度,尽可能提高债权回收率,保留公司品牌价值。最终,H公司的重整投资方案获得债权人会议的高票通过,顺利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经过重整,H公司的抵押债权、职工工资以及税款债权得到全额清偿,合计1.2亿元的普通债权获得15.88%的清偿。债权人对重整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为了使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重整投资人投入超过3000万元,此前离职的职工也陆续回厂上班,企业真正实现重获新生。

“企业破产后,我们以为拿不回工资,同时也丢了工作。幸亏在法院的指导下,重整方案高票通过,我们一次性拿到了工资。”债权人激动地说道。在实地回访H公司时,债权人向王倩送上了“尽责任心系职工,共兴建和谐社会”的锦旗,表达对合肥市中院和承办法官的感谢。

“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王倩说,“企业破产不仅关乎企业发展,还关乎社会民生。通过破产重整机制能够实现对破产企业的全方位救治,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十余年来,王倩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认认真真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强有力的法治担当推动破产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马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