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执行难题,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7月18日凌晨4时许,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迎“热”而上无惧“烤”验,开展2025年度第七场“徽动执行•2025”之护航民生集中统一行动,高效执结了一批涉劳动报酬、涉企业发展等群众关切的执行案件,用利剑之光捍卫法律尊严,用司法温暖守护民生安然。
为保障行动高效有序开展,宣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康到宣州法院指导执行,宣城中院党组成员、驻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德祥,宣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坐镇执行指挥中心全程协调调度执行行动。该院还邀请2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见证监督执行。执行干警严格遵守规范执法、善意文明执行要求,按照既定的执行路线精准出击,因案施策灵活调整执行策略,既充分发挥集中执行威慑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作用,又注重强化集中执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截止至当日17时,此次行动共出动干警72人次,拘传20人,拘留4人,执毕19件,和解16件,共执结35件,现场履行31件,执行到位金额83.05万元。
一场鱼塘旁边的“暖心”调解
“法官,我现在不是不想结款,确实是我今年下的鳜鱼苗都还没长好没法售卖,你们看看……”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被执行人牧某站在鱼塘里捞起一网扑腾跳跃的鱼苗语气焦灼。
考虑到牧某暂时无力履行,以及天气炎热牧某需要守在鱼塘旁为鱼苗投喂饲料、增氧降温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确保申请人吴某的权益得以兑现,执行干警顶着烈日当场组织双方当事人就地在鱼塘边开展调解工作。“天气这么热大家都不要激动,你们双方是多年的生意伙伴了,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能否各让一步今天商量一个解决方案。”面对情绪较为激动的双方当事人,执行干警耐心安抚,并循循劝导,促使双方在彼此退让的基础上达成执行和解,即申请人在利息方面作出一定程度让步,剩余饲料款本息共计8万元被执行人鱼苗售卖后给付2万元,此后每年给付2万元直至履行完毕。
一次跨域协作的“接力”攻坚
“您好,这里是庐阳区法院,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执行人陈某在宣州区狸桥镇某地现身,请求你院协助我们先行控制陈某。”接到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请求协助执行电话,执行干警立即出发于行动当日凌晨5时30分到达线索所在地,将正在家中睡觉的陈某堵个正着,并拘传至法院。
中午11时许,庐阳法院执行干警抵达宣州法院,宣州法院执行干警积极为兄弟法院干警提供调解室和警务保障,并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协助庐阳法院执行干警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两院执行干警的轮番释法明理和司法拘留的威慑下,被执行人陈某逐渐意识到执行高压面前无处可逃,只有履行义务才是唯一的出路,遂当场履行5000元,余款与申请人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太感谢法院了,这笔钱总算有了着落。我当初也是冲着发小间的情谊把钱借给他,现在还了钱,两人之间的友谊还能挽回。”申请人卢某感慨地说道。卢某与李某系多年好友,在李某生意亏损严重,多方欠债的情况下,卢某向李某伸出援手,借其1.8万余元用于周转。谁料借款之后李某非但不归还借款,还频频以“生意血亏”“身无分文”等借口逃避还款义务,甚至还“玩起了失踪”,拒接执行干警的电话。
清晨5时许,执行干警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排查到登记在李某妻子名下房产地址,迅速赶往该小区,将刚从外地返回的李某堵个正着。“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地址,这么早就来找我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李某满脸惊诧地说道。将李某带回法院后,执行干警耐心地向其释法明理,并积极组织其与申请人协商解决问题。“我现在真的没钱还,我保证这个月底还3000行吗?”李某恳求道。“不行,今天必须要还钱,你已经推脱太多次了。”申请人卢某坚持道。见此情况,执行干警一方面向李某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从双方昔日友谊入手,组织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卢某“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最终,李某当场归还欠款3000元,余款达成和解,由李某妻子提供执行担保,每月归还1000元直至还清。
“真没想到,一条抖音视频,竟然帮我要回了这笔钱!”申请人桑某拿到执行款后,连连向执行干警道谢。2024年11月,法院判决王某偿还桑某借款后,王某不仅未履行还款义务,还更换了手机号码,玩起了“失联”。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多方查找,均未发现王某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法官,我发现王某最近在抖音上发视频,这是他的抖音账号!”申请人桑某向法院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执行法官立即调取王某的抖音账号,发现他近期频繁发布生活动态,甚至有一条视频清晰地拍到了他回家的路线和卧室位置。“看,这个窗帘的花色和窗户的朝向,应该就是这间房!”执行干警反复比对视频背景,最终锁定了王某的具体住所。为确保万无一失,执行法官还通过王某的抖音直播记录分析总结其生活习惯,并于清晨6点驱车前往其居住小区。
当执行干警敲开王某家门时,睡眼惺忪的王某一脸错愕:“你们怎么找到这儿的?”面对执行干警的敦促,王某仍态度强硬:“我没钱还,你们爱咋办咋办!”鉴于王某长期逃避执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法官,我们管不了他,你们该拘就拘吧!”当执行法官电话联系王某父母时,老两口既愤怒又无奈,表示儿子常年游手好闲,他们也无能为力。然而,不到半小时,王某的父亲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急切:“法官,我们马上到法院,这钱我们来还!”原来,老两口虽然嘴上说“不管”,但终究不忍心看儿子被拘留,最终决定凑钱替子还债。当天中午,王某父母带着5万元现金赶到法院,案件全部履行完毕。
正午时分,烈日炙烤着大地。宣州法院执行局的办公室里,一起追偿权纠纷案的被执行人刘某正低着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刘某,你名下确实没有存款,但你家里有没有现金?”执行法官目光如炬,直截了当地问道。刘某眼神闪烁,支支吾吾:“法官,我真没钱……”法官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出拘留决定书,严肃地说:“我们已经反复和你说明,如果你仍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将依法对你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不想听到“拘留”二字,刘某仍旧嘴硬,坚持自己“身无分文”,直到执行干警带着刘某体检采集信息,刘某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着急地对执行干警说:“我家里有2万块钱,马上就能还清,请不要拘留我。”
为了尽快兑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决定利用午休时间,顶着烈日驱车赶往刘某位于乡镇的家中。到了刘某家中,他从床底的鞋盒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沓现金,整整2万元。执行干警当场清点,并全程录像固定证据。随后,执行干警又带着刘某来到镇上的银行,监督他将案款19286.6元汇至法院“一案一账户”。“钱已经到账了。”银行工作人员确认后,执行干警长舒一口气,而此时,他们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从鱼塘边的调解到抖音里的线索,从跨域协作到烈日攻坚,宣州法院执行干警用脚步丈量民生,用智慧破解难题,干警们的足迹烙在滚烫的沥青路上,湿透的制服紧贴脊梁结出盐霜。执行是凌晨蹲守时仰望的漫天星斗,更是申请执行人接到执行款、收到到账短信时灿烂笑容,宣州法院将持续以“烈日般的炽热”坚守为民初心,以“利剑般的坚定”破解执行难题,让法律文书从“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为社会公平正义与民生安宁筑牢司法屏障。(王丽娜 张馨 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