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诊疗被诉“过度医疗” 专家辅助人填补行业鉴定空白
来源:李淑霞 2025-07-31 16:13:20 责编:仇鹤丹

时下,宠物已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医疗需求持续增长。然而,当诊疗费用引发“过度医疗”争议时,如何科学、公正界定责任,常因行业鉴定规范缺失而成为难题。近日,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该类纠纷,创新引入“专家辅助人”机制,为破解宠物医疗行业鉴定空白提供新思路。

2025年2月初,高女士的宠物猫因车祸重伤,紧急送往繁昌区某宠物诊所救治。诊所对伤猫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外固定治疗,并因伤势危重建议留院观察。经过9天救治,猫咪转危为安,康复后被高女士接回家中。然而两个月后,高女士一纸诉状将宠物诊所告上法庭。她诉称,诊所每天对小猫进行抽血检查等诊疗行为属于“过度医疗”,要求诊所退还全部诊疗费5510元并当庭道歉。

庭审中,双方就“过度医疗”问题争执不下。法院依法引导双方申请司法鉴定。然而经多方查询,并未发现具备资质的宠物医疗争议鉴定机构。面对僵局,工作人员转而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及中国兽医协会、省小动物协会。协会均证实,目前行业内对宠物“过度医疗”争议尚无明确规范,更无相应鉴定资质机构。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专家辅助人”机制提供了突破口。法院再次联系省小动物协会,提议指派专业兽医作为“专家辅助人”参与调解。协会经沟通后,同意提供专业支持。

调解过程中,协会指派的专家辅助人详细分析了小猫病历,明确指出:“检查报告各项指标清晰显示,小猫当时伤势危重,准确掌握病情变化必须依赖定期血液等检查数据。诊所的应急处置和留院监测措施必要且有效,成功保障了小猫的生命健康。”同时,也客观指出诊所存在的沟通不足问题,未能及时、充分向高女士解释每日检查的必要性,且双方合同中缺乏关于“紧急情况下可采取必要处置”的特别约定条款。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和沟通缺失,导致了费用纠纷。

在法官和专家辅助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释法明理与沟通协调,终于促使双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宠物诊所认识到沟通告知义务的重要性,主动提出退还部分诊疗费;高女士则理解了诊疗行为的必要性,放弃了道歉等诉求。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圆满解决。

法官说法:该案核心争议在于宠物医疗行为是否“过度”,而行业鉴定规范的缺失一度使案件陷入困境。繁昌区法院创新性引入“专家辅助人”机制,借助行业协会专业力量,成功破解难题,为查明事实、公正裁判提供了关键支撑。“专家辅助人”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补充,在特定领域,尤其是新兴或规范尚不完善的行业纠纷中,能发挥独特作用。其参与有效弥补了鉴定资源不足,节约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更体现了司法智慧在解决现实难题中的灵活运用。该案为类似专业领域、缺乏明确鉴定标准的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径。(李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