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泾县公证处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优势,通过创新运用“赋强公证+执行督导”全流程服务模式,成功帮助一家外省企业通过非诉程序高效、快速地收回了被拖欠的30万元货款,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彰显了公证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中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该外省企业与某公司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货款支付出现逾期,面临异地追讨成本高、周期长的困境。在了解情况后,泾县公证处主动介入,建议并引导双方就该笔债权债务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简称“赋强公证”)。这一步骤为后续可能需要的强制执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避免了冗长的诉讼程序。
区别于传统的“一证了之”,泾县公证处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执行督导”环节,构建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在出具赋强公证书后,公证处并未停止服务,而是积极履行“执行督导”职责。公证员主动联系债务人,告知其法律义务及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进行善意提醒和督促履行。针对债务人的疑虑或困难,公证人员耐心解释赋强公证的法律效力及执行程序,促使债务人认清形势,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确认债务人未按约定履行后,公证处迅速启动执行衔接程序,指导债权人准备相关材料,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协助其向泾县人民法院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公证处出具的执行证书具有等同于生效判决的法律效力,法院无需经过复杂审判程序即可立案执行。
得益于“赋强公证”赋予的法律强制力和“执行督导”提供的全流程保障,该外省企业仅通过非诉讼途径,便在短时间内(通常远快于传统诉讼流程)成功收回了全部30万元货款,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有效解决了异地维权的难题。
泾县公证处此次成功实践,是深化公证服务供给侧改革、拓展公证职能的创新举措。此案的成功办理,不仅为陷入债务纠纷的企业提供了高效维权的“泾县公证方案”,也为推广运用公证手段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泾县公证处表示,将持续优化这一服务模式,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