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持续发力,通过构建全覆盖、多元化、便捷高效的调解网络体系,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工作根基,实现服务触角“零距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调解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全域覆盖,打造“家门口”的调解阵地。着力构建“无盲区”调解网络,在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均建立了规范化、实体化运作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确保“处处有阵地”。同时,将调解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实现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00%全覆盖,让调解服务直达群众身边。 针对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司法局精准布局,在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物业管理、消费维权、校园纠纷等领域,积极推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这些“专家门诊”式的调解站点,有效提升了特定领域纠纷化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品牌引领,点亮群众信赖的“解忧灯”。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以优秀调解员个人命名的“品牌调解室”,如广受群众赞誉的“老张调解室”、“莲姐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这些品牌调解室凭借调解员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的调解经验和公平公正的形象,成为化解疑难复杂纠纷、促进邻里和睦的“金字招牌”,让群众遇到烦心事时“找得到人、信得过人”。
力量下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问需”。大力推动人民调解力量下沉,与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度融合。调解员定期“进网格、入楼栋、访农户”,与网格员紧密协作,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排查,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发现、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积极探索“流动调解车”、“背包调解员”等灵活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居民小区,把调解桌搬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设立调解联系点或派驻调解员,提供“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将涉企纠纷等化解在萌芽状态,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持续织密建强基层调解网络,宣州区司法局有效缩短了服务群众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遍布城乡的调解站点成为群众“说理”的便捷窗口,活跃在基层的调解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解忧人”。“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的基层治理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大量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有效化解,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生动践行了服务触角“零距离”的承诺。(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