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聚焦主动发现、高效办理、政策落实、制度完善,在联动预警、优化程序、动态管理、规范管理上求突破,构建“主动发现—高效办理—动态管理——制度保障”社会救助闭环体系,切实兜牢社会救助民生底线。
聚焦主动发现,在联动预警上求突破,推进“政策找人”
石塘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窗帘之约”特殊人群看护服务,着力推动监测预警主动发现,构建起覆盖全域、响应迅速的监测预警网络。对市、县推送的疑点数据信息,石塘镇建立“即收即核、限时反馈、精准处置”闭环机制,将信息第一时间下发至社区,督导入户核查,限时反馈结果。同时,民政办每月主动与医保、残联等部门比对信息,主动排查重病重残、突发严重困难等潜在困难对象,指导社区民政专干精准识别并纳入救助;发挥基层网格作用,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民政专干,网格员每月常态化排查上报低收入、患大病、生活困难等群体信息。
聚焦高效办理,在优化程序上求突破,提升服务温度
针对办理环节多、耗时长等堵点,石塘镇大力推行社会救助流程再造,实现“三减一增”(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增效能)。畅通“主动发现+个人申报”双通道,提供预警核查结果触发、网格员排查上报、直接向乡镇申请等多种便捷申请方式;优化审核流程,取消村级民主评议环节,将常规救助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急难型临时救助3个工作日内完成救助金发放,跑出救助“加速度”;推行“一表申请、一档管理”,统一制定低收入人口档案模板,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填报和提交证明材料。对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实行100%核查,严防“错保”“漏保”,确保公平公正;推广“个人承诺+协商审批”、“容缺审批”等多元审批方式。
聚焦政策落实,在动态管理上求突破,实施精准救助
为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石塘镇着力推进分类施策、动态调整机制。一是推行分档管理,依据家庭收入、健康状况、刚性支出等核心指标,将困难群众划分为ABC三档,综合考虑家庭收入、财产变化,分类给予调减救助金额、纳入低保渐退期、转低保边缘家庭、退出保障动态调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二是实施重点监测,对保障比例偏低或偏高的社区进行重点监测,“一村一策”指导救助。三是全力推进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和帮扶,逐步构建起以低保和特困人员为“塔尖”、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为“塔身”、突发困难群众为“塔座”的稳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聚焦制度完善,在规范管理上求突破,提高治理效能
针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监督回访、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石塘镇着力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建立主动办理制度,压实镇、社区主体责任,明确“上级推送+村级上报+乡镇审核”的主动发现办理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主动协助申请,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二是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坚持社会救助资金优先保障,每月10日前通过“涉农一卡通”足额发放救助金。三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入户等方式回访救助对象,重点核查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人为设障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纪委查处;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强化行业指导,对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社区民政专干开展社会救助政策、流程、档案管理等业务培训,让村村都有“社会救助明白人”。(谈玲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