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就像田埂上的杂草,稍不留意就冒头,咱得提前扎好篱笆!”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平铺派出所社区民警和插秧的村民围坐田埂拉家常,把警务工作的根须扎进农田。这正是“田间警务”的真实写照,让平安的果实结在乡间。
“田间警务”不仅是场地的转移,更是警务理念的深层革新。农村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农忙时节村民“人随田走”,传统“守在所里等群众”的模式难以实现警务效能全覆盖。平铺派出所民警、辅警走进田间,在帮村民薅草、插秧的间隙拉家常,将户籍办理、纠纷调解的流程清晰讲透。
农忙时村民在哪,警务工作就跟进到哪。近日,村民老陈和邻居因宅基地界限起了争执,民警闻讯赶到田埂,先帮两人扶好翻倒的秧苗,随后走访村里老人、查阅分地台账,带着图纸在泥地上画出边界线。一番耐心的调解下,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家人和好如初,第二天还合伙修好了被踩坏的田埂。这种“田间调解”模式,让矛盾在泥土里悄然化解,警民信任也随之扎根。
农忙时村民注意力分散,容易让骗子钻空子。民警精准把握这一规律,采用“干活时搭把手,歇脚时说防范”的互动方式开展反诈宣传。帮村民翻晒稻谷时,顺势讲起“虚假惠农补贴”诈骗案例,在田埂上歇脚时,结合身边事剖析骗子的新套路。为了让村民更好理解,民警把反诈知识融进农活场景:用“稻田要筑牢田埂”比喻“验证码不能给他人”,用“不熟的种子别播”提醒“陌生链接别点开”。这种“接地气”的讲法,比村头大喇叭更让村民听得明白,让“不轻信、不转账”的防范意识深植于心。
民警们摸透“农时规律”,采用“顺着农事走”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要”和“农时节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清晨、傍晚等村民歇脚间隙开展工作。夏日插秧季,他们带着反诈宣传单进稻田,在村民歇脚的树荫下摆开宣传册,秋收时节,又跟着收割机的节奏,在晒谷场边讲解粮食收购骗局。村民提出灌溉渠堵塞的问题,民警当场记录,下午就联系村委会协调疏通。遇到村民咨询农机补贴政策,民警拿出随身携带的资料细细解读。警务工作如同稻穗灌浆,自然融入乡村肌理。
田间警务构建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回访”的闭环体系,不止于宣传,更注重实效。帮村民设置手机反诈功能时,得知其孙子落户缺材料,民警当场联系户籍室列出清单,排查稻田电路时,发现几处老化电线,又协调供电所及时更换......据统计,今年以来,平铺派出所通过田间警务化解涉农纠纷12起,整改灌溉、电路等安全隐患7处,反诈宣传覆盖率大幅提升。村民们感慨:“民警来了,不仅田里的活儿顺了,心里也更踏实了。”
稻禾扎根泥土才能饱满,警务贴近群众方得民心。平铺派出所的“田间警务”,以田埂为岗、以农时为表,把平安种进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为乡村振兴筑起了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堤坝”。(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