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都街道墙西村新疏浚的水渠开展引水灌溉作业 王子时摄
“渠道通了,水头足得很!这两天把稻田灌了个透,今年秋粮亩产至少能多打100斤。”近日,在凤阳县中都街道圩山村连片稻田边,种粮大户柏兴运看着清澈的渠水顺着新修的沟渠奔涌入田,难掩喜悦。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中都街道紧扣“保丰收、稳供给”主线,以“水利强基、虫口夺粮、科技赋能”三大硬核举措,为2.54万亩水稻、0.33万亩玉米、0.32万亩大豆筑牢生长“防护网”,万亩良田正孕育着沉甸甸的丰收希望。
早谋快干疏“水脉”,织密抗旱“保障网”。“7月以来连续20多天高温少雨,要不是街道提前清淤修渠,我这500亩水稻早‘渴’坏了!”柏兴运指着身后新整修的灌溉渠感慨。中都街道早谋划、早行动,将抗旱保灌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推进,今年以来累计投入142万元专项资金,修建水渠2.6公里,组织机械20余台、人力300余人次,对全街道12公里主灌溉沟渠开展“拉网式”清淤,修复破损涵闸11处、加固垮塌渠段5处,并新增临时取水口6个,彻底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图为中都街道圩山村正在抽穗的稻田 刘文君摄
为弥补公共水利设施覆盖盲区,街道同步推出“村民自打井+大户带小户”双轨补水模式:一方面鼓励农户因地制宜打井取水,累计新增机井42眼;另一方面引导4户种粮大户开放自备灌溉设施,通过“以大带小”共享水源,形成“沟渠+机井+大户自供”立体供水网络。
精准施策开“药方”,免费农药筑牢“健康盾”。当前正值卷叶螟、稻飞虱幼虫孵化盛期,也是黄叶病蔓延关键期,街道农业部门提前1个月启动病虫害监测预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7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掌握虫害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及病害分布情况。针对排查结果,街道免费向群众发放高效低毒农药9000余瓶,直接惠及2300余户种植户及4家合作社。据统计,本次农药发放覆盖全街道92%的秋粮种植地块,预计可降低病虫害损失率4~6个百分点,为作物健康生长撑起“防护伞”。
图为中都街道凤凰社区向农户发放免费农药 张文杰摄
专家“沉田”解难题,技术送到“最后一米”。“大家看这个稻叶,边缘出现褐色锯齿状斑点,就是卷叶螟幼虫啃食的痕迹,得赶紧用药!”街道农技特派员王强蹲在圩山村稻田里,拿着病叶向围拢的农户现场教学。为破解“技术到田最后一米”难题,中都街道组建由4名农业技术骨干组成的“秋粮护卫队”,分成2个小组包片包村,采取“田间课堂+现场示范+一对一答疑”形式下沉在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指导。
“当前全街道秋粮作物长势良好,水稻孕穗,玉米抽雄,大豆结荚得到保障,丰收在望!”中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张永主任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田间监测预警,强化农资供应保障,确保一旦出现旱情、虫情能快速响应,全力推动秋粮“面积、单产、总产”三提升,为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夯实基础。(韩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