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霍山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窗工作人员与市场监管(企业开办综窗)、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综窗)等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成功识破一起企业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营业执照及公章的违法行为,及时维护了市场秩序。
当天,公安综窗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通过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查看政务服务中心推送的新办企业免费公章办理情况。一家名为“六安某石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该企业选择邮寄印章,地址距离政务服务中心较近。工作人员联系收件人管某时发现异常:其手机号码归属地为滁州地区,且在沟通中,当被问及门店具体位置和经营范围时,管女士言辞闪烁、答非所问,还提出更改邮寄地址,称该门店暂未开业。
凭借职业敏感性,公安综窗立即与企业开办综窗刘妍同志沟通。该公司设立时住所信息已在六安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可视化查询服务平台核实无误,难道平台数据出现了问题?刘妍随即通过市场监管局内网调取该企业新办营业执照档案,获取到门店不动产证总证后,前往不动产登记综窗查询,在工作人员李光明的协助下,查实该不动产证总证真实有效,难道租赁合同是伪造的?于是她进一步联系房屋所有人浙商某置业公司核实,结果是自2024年起,该不动产证总证从未对外出租,合同专用章也未曾动用,浙商某置业公司的负责人并不认识管某。至此,真相大白——管某企图利用霍山石斛的知名度,套用真实不动产证,伪造虚假租赁合同,在没有实际经营门店的情况下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公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新修订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市场监管局(企业开办综窗)依法认定该企业提交虚假材料,拟将其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申请人告知了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此次事件中,霍山县数据局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窗、企业开办综窗、不动产登记综窗等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以企业登记信息与产权登记信息比对为突破口,有效解决了监管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的难题。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部门协作、开展信息比对互查,既未显著增加企业登记成本,又推动监管部门与企业等各方形成防范查处假冒企业违法犯罪行为的协作共治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成功案例也为后续打击类似违法行为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大信心。(陈宪荣 高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