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社群引纠纷,“舜心”调解促履行​
来源:李林 2025-08-11 17:23:05 责编:谢晴雨

近年来,付费会员制网络社群日益兴起,但因服务标准模糊、履约不到位等问题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8月7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田东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线上付费会员群服务内容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情理法交融的耐心调解下,原本僵持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并当场履行完毕,生动诠释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

该案原告在某网络平台浏览信息时,看到被告发布的专业领域会员群广告,经简单咨询后支付了一年两千余元的会员费加入该群。然而,原告称,群主仅在前期履行了信息发布义务,后期既未持续提供信息服务,也未按约定组织相关活动,导致会员权益受损。被告则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后续亦不定期在群内发布了部分信息为由拒绝退还会员费。双方协商未果,原告向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会员协议并退还部分会员费。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详细梳理了双方签订的会员协议、沟通记录及服务内容落实情况,找到争议焦点:会员协议中服务内容的量化标准模糊,导致双方对“服务是否到位”各执一词。面对僵局,他一方面深入剖析电子证据,厘清服务承诺与实际履行的差距;另一方面运用“背对背”调解法,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我们既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要理解网络社群运营的特殊性。”承办法官在调解中既向被告释明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又帮助原告认识社群服务的非标准化特征,并通过列举同类典型案例和日常生活事例,逐步缩小双方分歧。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自愿解除会员服务协议;被告同意当场退还部分会员费并对未能组织所承诺的活动进行了补偿。调解书签署后,被告立即微信转账履行了义务,原告亦当即退出了会员群,双方握手言和。

据悉,田家庵区法院田东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方法,设立舜心“融益解”调解工作室,汇聚多方力量,加强权益保障,实质化解纠纷,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