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太和县郭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氤氲着淡淡的墨香,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书法启蒙课正在此间展开。二十余名乡村少年手握狼毫笔,在宣纸上郑重落下第一笔,开启了一段与汉字美学相伴的成长之旅。
活动现场布置典雅温馨,长案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墙上悬挂着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复印件。来自安徽书法协会的志愿者王秀权老师从最基础的执笔姿势教起,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手型:“拇指按紧,食指微曲,中指托住笔杆……”稚嫩的小手逐渐掌握力度,一笔一画临摹着《颜勤礼碑》的经典字帖。八年级的张雨欣屏息凝神写下一个端正的“永”字后,兴奋地向同伴展示:“原来每个字都有骨骼和血肉!”
课程设置兼顾趣味性与专业性。老师们将书法理论融入趣味故事,讲述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典故时,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实操环节特别设计了“汉字拓印”“扇面题字”等创意体验,让传统艺术焕发时尚魅力。五年级的李子轩捧着自己完成的团扇爱不释手:“我要把这把写着‘志存高远’的扇子送给在外打工的爸爸。”
“我们不仅要教技法,更要传精神。”授课教师王秀权表示,针对乡村儿童特点,课程专门选取励志诗词作为书写内容,让孩子们在挥毫泼墨间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现场看到,孩子们笔下不仅有工整的楷书,更尝试着创作个性化的作品——有的将古诗配以插画,有的用不同字体书写家训,童真与匠心相映成趣。
本次书法启蒙课是郭庙镇暑期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教学质量,特别邀请专业书法教师组成志愿团队,采取小班化教学方式,根据年龄分层制定教学方案,后期还将建立“小小书法家”成长档案,跟踪培养有潜力的孩子。除日常课程外,还将组织优秀作品展评、家庭书法挑战赛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农家院落。(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