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正是乡村生机勃发、耕耘不辍的好时候。长丰县罗塘镇政协联络组步履铿锵,以民生为根本,以履职为引擎,凝心聚力、靠前服务,在滚烫的乡村沃野上,描绘出一幅幅实干担当、履职为民的生动场景。
“微协商”纾解群众烦心事
“好在今天终于抽上水了!”7月29日上午,困扰邵桥村多日的农田缺水难题得到了缓解,村民杨多胜兴奋地打电话通知大家抽水灌溉。随后,在邵桥村小微协商议事室里,政协委员、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围坐一起,围绕下一步引水灌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协商。
长丰县政协委员与罗塘镇邵桥村村干部调研农田抽水灌溉情况
七月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让镇里很多农田面临减产减收的风险。罗塘镇政协联络组通过小微协商议事室,收集了解村民的想法和意见,派驻各村的政协委员与村委、党员干部实地调研走访,充分掌握村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当家塘的现状,详细了解淤泥堆积、河道堵塞、蓄水功能下降等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与村民多次面对面协商后,最终达成了村民共同出力,畅通河道沟渠、引水灌溉的解决方案。
这是罗塘镇政协联络组深入做好“有事好商量”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零距离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一幕。
“我们将小微协商议事室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坚持从小处介入、实处见效,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专题小微协商议事活动。”罗塘镇政协联络组组长侯宏莉介绍,今年以来,罗塘镇依托小微协商议事室,先后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留守儿童关爱、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等5个民生议题,组织政协委员、乡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开展面对面协商31场次,推动解决了道路维修、抽水灌溉、文明祭祀等实际问题20件。
为进一步确保协商实效,罗塘镇政协联络组还建立了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机制,通过“协商-落实-反馈”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有了小微协商议事室,群众有什么‘烦心事’都来这里说一说,让我们更好地把民生实事办到大家伙儿的心坎上。”邵桥村村支部书记冯少清说,小微协商不仅和谐了邻里关系,更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治理。
“优服务”温暖企业创业心
在离邵桥村不远的樊祠村,四四方方的水塘里,翠绿的芡实叶铺满水面,一眼望不到边。
安徽省徽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罗塘镇的芡实种植基地
芡实的采收时间为每年10月下旬至来年3月初,这里的种植基地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打捞方式,改用动力能源船只,全部实现了塘面机械化作业,不仅产量高,而且对环境友好。
“我们是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这里的,次年3月份就流转土地,平整开塘、播种芡实,当年就有了收成。”长丰县政协委员、安徽徽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慧回忆了来到罗塘镇“安营扎寨”的过程,最令她感动的就是镇党委、政府以及政协联络组帮助她及时解决了企业在土地流转、劳动用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的各种困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今年以来,罗塘镇政协联络组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委员深入调研,针对本地农产品销路问题,通过调研走访、专题协商等方式,推动罗塘蓝莓园提档升级,完善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配套服务,打造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为提升服务质效,罗塘镇政协联络组还建立了“委员联系村”制度,将7名政协委员与全镇8个小微协商议事室所在村居精准结对,实现政协工作联系全覆盖。
有了制度赋能,委员履职更有活力。作为罗塘镇辖区的政协委员,王书慧不仅为农业发声、为农民代言,助力搭建农业产业互联平台,推动农业产业链各参与主体交流合作,为助推乡村产业升级作出积极贡献。还经常走访当地困难群众,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向困难群众传授芡实种植技术和采摘经验,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并协定收购,解决村民销售之忧,带动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书画院”滋养乡村新风尚
随着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水涨船高。
夏日的午后,热浪蒸腾,长丰县政协书画院罗塘分院里却格外热闹,孩子们在书画课堂执笔挥毫,墨香与欢笑声在空调的凉意中流淌。
孩子们在长丰县政协书画院罗塘分院开设的绘画班学习绘画艺术
“长丰县政协书画院罗塘分院是今年 5月15日挂牌成立,也是我县目前唯一一个分院。”长丰县政协书画院罗塘分院负责人、罗塘镇文化站站长陈玉洁介绍,成立以来,开展了长丰县建县60周年长卷看稿会及罗塘镇第三届书画展,相继开办了成人书法班和少儿绘画班,参与群众近1000人次,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欢迎。
历史为脉、文化为魂。赓续传承历史文脉,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民政协义不容辞。
长丰县政协书画院罗塘分院充分依托乡镇文化站的文化资源,立足地方特色,挖掘整理本土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通过书画展览、油画作品展示等活动,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为地方文化品牌推广搭建桥梁,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分院的成立,为我们履职开辟了新的领域、增添了更多文化色彩。”当天来参加书法培训的长丰县政协委员、罗塘镇统战委员樊晶晶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她通过广泛召集书画艺术领域新阶层人士,参与乡村艺术创作、教学等工作,为广大村民提供免费的艺术培训。“这不仅丰富了政协的履职形式,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文化动力,我觉得这样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全媒体记者 金珊珊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