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领航赋新能:淮北工业博物馆的“破茧之路”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8-18 19:38:25 责编:陈维庭 桑士宣

 

在淮北市老电厂遗址上建造的工业博物馆,如今已成为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文化地标。这座承载着淮北工业记忆的场馆,从闲置厂房到文旅新地标的蜕变,离不开淮北市政协的全程领航与深度赋能。

2021年,当老电厂1000亩土地被纳入房地产开发计划时,淮北市政协敏锐意识到工业遗产保护的紧迫性。淮北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调研,提出“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创新思路,推动市委、市政府将项目定位从商业开发转向文化传承。规划调整后场馆面积从原计划的局部改造扩展至4000亩全域更新 ,构建起“博物馆+研学+商业”的融合业态。

从2023年开始,淮北市政协前后开展6次专题会议调度、进行7轮展陈设计方案磋商修改。为破解馆藏资源匮乏难题,市政协成立专项工作组,历时一年在各地征集工业老物件。通过市委专项文件支持,协调拆除原矿山博物馆,将其300余件核心展品迁移至新馆;组织委员深入关停煤矿、老纺织厂,抢救性征集到上世纪50年代采煤机、70年代发电机组等珍贵实物1200余件。

在展陈设计阶段,政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邀请历史学者、规划专家等组成顾问团,确立“煤电为主、四业并举”的展陈框架。以“因煤而生、因电而兴”为主线,复原井下采煤场景、发电机组运行流程等沉浸式空间,系统呈现淮北煤炭、电力、酿酒、纺织四大产业的发展脉络。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设计“电从哪里来”互动展区,通过动态模型演示火力发电全过程。

从工业遗产的守护者到城市转型的智囊团,淮北市政协以“不避难、敢担当”的务实作风,将政协智慧转化为发展实效。这座矗立在老工业基地上的博物馆,不仅镌刻着淮北的奋斗记忆,更彰显着政协组织在服务中心工作中的独特价值与使命担当。

(记者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