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墙,隔断了血缘亲情;数份调解协议,记录着过往和解,却也悄然埋下新纠纷中的“伏笔”。面对这起沉积多年、涉及房屋土地权属及生活琐事的“骨头案”,近日,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法治平安中心联合属地西溪南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干部组建调解攻坚专班,主动亮剑,担当“解扣人”,以法治为纲、情理为线,成功化解这起“结中结”。
尊重历史协议,筑牢调解“法治基石”。面对双方当事人手中多份或新或旧的调解协议,调解专班对历史协议逐一进行合法性、有效性审查,将其作为本次调解不可动摇的“地基”。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契约精神,引导双方认识到过往协议的约束力,为处理新诉求划定了清晰的法律框架,坚决避免“推倒重来”可能引发的混乱和对法治权威的损害。
分开新旧矛盾,精准定位“疑难病灶”。在充分尊重历史协议的基础上,调解专班系统梳理双方提出的新争议、新诉求以及历史协议未能彻底解决的遗留问题,精准分类。聚焦老房屋、土地权属等核心法律问题,澄清模糊地带;关注因协议履行不畅或新生矛盾导致的情感隔阂、琐事纠纷等,细致记录,逐一建档。新旧矛盾分开,法律情感并重,确保调解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法理情融合发力,“连环结”终化无形。攻坚过程中,调解专班一方面搭建“法律+协议”的刚性框架,确保所有解决方案均在法律和既有协议基础上衍生,做到“于法有据”;另一方面,巧妙运用调解智慧,针对每个细分诉求“对症下药”。对于历史协议已明确的事项,坚决维护;对于新纠纷和遗留难点,在法理框架内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情感共鸣点。
破冰重生,一份凝聚各方智慧、既承继历史协议精神又解决当下疑难的全新调解协议成功签署。它不仅明确了权属、化解了琐事,更弥合了撕裂的亲情。工作中,调解专班始终以法治为根基,以历史协议为参照,以专业抽丝剥茧,以合力精准拆解,最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韩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