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司法局以“雷云说事拉理调解工作室”为支点,推广“听、查、理、法、访”五字调解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社会和谐防线。
“听”字为先,架起民心“连心桥”。组织调解员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倾听行动”,从社区调解室到田间地头的“板凳会”,主动收集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全区调解员共收集诉求线索1400余条,为化解矛盾奠定基础。同时,每月梳理分析线索,形成问题清单,为后续调解工作提供精准方向。
“查”字为基,摸清纠纷“来龙去脉”。建立“纠纷排查小组”,联合社区、物业等部门,针对物业纠纷、宅基地争议等常见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快速掌握关键信息。今年以来,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排查行动10余次,成功化解潜在纠纷50余起,为制定合理调解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理”字为要,用情理化解“心头结”。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邀请资深调解员分享经验,提升调解员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能力。调解员在倾听和调查基础上,梳理矛盾纠纷,找准症结,化繁为简,明确调解重点,运用专业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建议和方案,引导理性看待问题,寻求共识。
“法”字为纲,守好调解“底线”。紧扣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规,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条文解读+场景模拟”形式,提升调解员依法辨是非、用法解纠纷的能力。针对涉企、劳资等专业领域矛盾,邀请律师团队现场拆解法律要点,确保调解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经得起法律检验。
“访”字为续,筑牢矛盾“防火墙”。建立“调解—回访—巩固”闭环机制,为矛盾纠纷装上“长效保险”。针对已化解的纠纷,严格执行“一周初访、一月复访”制度,联合社区网格员动态排查潜在风险点,及时疏导新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复燃”矛盾不足3%,有效巩固调解成果。(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