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之争
来源:汤钱根 2025-08-20 11:20:18 责编:何怀光 朱磊

桐城的夏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温热的气息。老槐树上的蝉鸣声嘶力竭,仿佛要把时光拉得更为悠长。李娜怀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小宇,在门口悠然地纳凉。街坊张婶满脸笑容地打趣道:“这孩子都两岁了吧?瞧这虎头虎脑的模样,真是招人喜欢。”

李娜无奈地笑了笑,指尖轻轻滑过儿子的胎发,说道:“哪有两岁,阳历生日还没到呢,实打实才十一个月。”话一出口,她便觉得这解释有些多余——在桐城,问孩子年龄,向来是按虚岁算的。就拿小宇来说,实际出生才十一个月,可依照老规矩,从娘胎算起,落地就一岁,过了新年又长一岁,如今确实该答“两岁”。

这种独特的计岁方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渐渐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然而,2017 年那个格外特别的夏天,李娜朋友陈丽家迎来一个大胖小子,一场围绕生日展开的争论,就此在桐城老乡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陈丽的儿子乐乐出生在闰六月初二,阳历是7月24日。出院回家时,婆婆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念叨:“闰月生的孩子有福气,只是这生日可难得过哟。”那时陈丽只当是句吉利话,并未放在心上。

乐乐三岁那年,一朋友的孩子庆祝生日。有人问:“乐乐过了几个生日?”陈丽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没过过呢。”这话让在场的家长们大为诧异,孩子都能跑能跳了,怎么会没过过生日?

陈丽这才解释道:“乐乐是 2017 年闰六月出生的,得等下一个闰六月才算过‘真生日’。2017 年之后,闰六月的年份分别是 2025年、2036年、2055年、2074年、2093年……下一个闰六月是 2025年,这八年里,乐乐一直过的是农历六月初二的生日,按照桐城老家的规矩,那不算真正的生日。要是乐乐活到 80岁,他只能过五个生日。”经她这么一解释,多数人明白了。

有人说:“你知道得挺多呀?”

陈丽笑着答道:“要是你儿子闰六月出生,你查得比我还清楚,哈哈哈……”

“哪能等闰月?”王婶一拍桌子,“我家闰月娃年年过,难不成不算数?”婆婆赶忙抢话:“祖训在这,乱过不吉利!”李娜也说道:“桐城人规矩就是多,讲究也特多,孩子每年实实在在长一岁,哪能因为没闰月就不算生日?”陈丽虽有自己的想法,可老人常讲,闰月出生的人命理特殊,得等“真月”才算真正长大,这带着乡土温情的传统,如同无形的丝线,维系着她对故乡的眷恋。陈丽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争论在 2025年夏天达到了白热化。这一年恰逢闰六月,陈丽早早开始精心筹备,打算给乐乐过一个盛大的“真生日”。她翻出乐乐出生时的襁褓,订了印着“闰六初二日”的蛋糕,还特意接来了爷爷奶奶。可乐乐却噘着嘴,满脸不情愿:“同学们都是7 月 24 日给我送礼物,我不要过这个陌生的生日。”

原来,乐乐在幼儿园登记的生日是阳历7月24日,每年这天,老师都会带着小朋友们为他唱生日歌。这份有同伴见证的成长仪式,早已在他心里深深扎根。陈丽看着儿子委屈的模样,突然领悟到,所谓的“真生日”,或许只是大人们对传统的执着坚守,对孩子而言,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生日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场生日之争的背后,隐藏着农历置闰的古老智慧。农历以月相变化为基准,每月从朔日开始,然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回归年)约为 365 天,比 12个农历月多出 11天。长此以往,春节便会逐渐偏离冬末。为了让农历与季节相契合,古人发明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则,当某个月份不含中气(雨水、春分等二十四节气中排偶数位的节气),就将其定为前一个月的闰月,闰六月便是这样产生的。

比如2017年的闰六月,因当月仅有立秋这一个节气,没有中气,便成了六月的闰月;2025年的闰六月,同样因缺少中气,被定为闰月。这种顺应自然的调整,既保留了月相规律,又兼顾了四季更迭,是古人观象授时的智慧结晶。

最终,陈丽做出了妥协。她给乐乐准备了两个生日:农历闰六月初二,和爷爷奶奶一起吃碗长寿面,听他们讲述桐城老家的故事;阳历7月24日,邀请小朋友们来家里,在欢声笑语中吹灭蜡烛。乐乐捧着两份蛋糕,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或许还不明白闰月的奥秘,但却真切感受到了双倍的爱。

如今,乐乐的生日已然成为家里温馨的传统。每当有人问起“闰六月出生是不是很麻烦”,陈丽总会笑着说:“麻烦是麻烦了些,可这能让孩子知道,时间有两种模样,一种跟随月亮的步伐,一种追逐太阳的轨迹。就像我们的生活,既要坚守老家的根基,也要朝着远方的光芒前行。”

巷口的老槐树又添了新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乐乐奔跑的身影上。那些关于生日的争论,早已成为餐桌上的谈资,唯有农历与阳历的交替轮回,依旧在默默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以及一代代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的那个温柔平衡点。

(汤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