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芦中村积极探索实践,以“四个强化”为抓手,精心培育和锻造一支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强化精准选育,变“自然生长”为“优中选优”。芦中村改变以往简单推荐、培训的模式,严格“法律明白人”的入口关。明确选拔标准,注重从村组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致富能手、热心公益且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群众威望的村民中遴选。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遴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筛选。由村“两委”联合司法所、驻村法律顾问等进行综合考察,重点考察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学习能力和服务意愿,确保将真正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群众信任的“好苗子”纳入培育库。目前,全村已精准选拔出5名骨干“法律明白人”,覆盖各村民小组。
强化赋能培训,变“粗放灌输”为“精准滴灌”。芦中村着力构建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体系,解决“法律明白人”“想干不会干”的问题。定期邀请陶辛法庭法官、陶辛派出所警官、驻村法律顾问、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专业力量进村,围绕土地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防范电信诈骗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专题授课,提升专业素养;组织骨干“法律明白人”到先进示范村、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调解、情景再现等方式,让“法律明白人”在真实或模拟的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场景中提升实战能力,同时建立线上学习交流群,推送学习资料,解答疑难问题,实现培训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实践锻炼,变“纸上谈兵”为“一线实战”。芦中村积极为“法律明白人”搭建作用发挥的广阔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闪光。组织“法律明白人”利用农闲、节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时机,通过“陶辛夜话”进村居、“荷乡普法”等活动,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惠民政策。鼓励“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村内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工作,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据统计,今年以来,芦中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6起。引导“法律明白人”在日常走访中收集村民法律需求,反映法治建设中的问题,为村级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提供参考。帮助村民了解寻求法律援助的途径,协助村民办理简单的法律事务。
强化管理激励,变“松散管理”为“规范长效”。为确保“法律明白人”队伍活起来、强起来、作用发挥好起来,芦中村针对村情实际建立健全管理激励机制。为每位“法律明白人”建立工作档案,记录其学习培训、参与活动、调解案例、工作成效等情况。实行定期考核评议制度,由村“两委”、镇司法所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法律明白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学习资料和适当的工作补贴。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法律明白人”,在村级评优、发展党员、推荐担任村民代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宣传其先进事迹,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对作用发挥不明显、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提醒谈话或调整退出,确保队伍整体素质。
“‘法律明白人’是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治‘播种机’和‘稳压器’。”陶辛镇芦中村党委书记陶征明表示,“通过‘四个强化’的系统发力,芦中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实现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他们用‘法言法语’融合‘乡音乡情’,有效打通了基层法治服务的‘最后一米’,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明显增强,乡村治理的法治底色更加鲜亮。”(宦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