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红旗社区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为切入点,依托“周四来说事”议事平台与“熠旗学吧”党员教育阵地,系统整合党员、群众、物业等多方力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汇聚议事力量,把准民生脉搏。社区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收集民意。线上依托微信群实现“接诉即办”,线下通过红色小管家入户走访、党群议事会现场听音,形成“诉求收集—分类研判—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近期,红色小管家在恒大C区走访时发现,羽毛球场噪音扰民问题成为一楼业主集中诉求。
找准问题症结,精准靶向施策。小区党支部迅速牵头,组建由红色小管家、党员代表、热心群众构成的临时调解队,通过调阅规划图纸、实地踏勘,厘清球场建设背景及矛盾焦点。球场与一楼住户窗户距离过近,儿童活动噪声严重影响休息;球场是多数业主家庭学生课余运动的重要场所,直接拆除将压缩公共活动空间。双方诉求尖锐对立,治理陷入“拆”“留”两难。
协商议事聚力,多元共治破题。社区党委第一时间介入,以“周四来说事”党群议事会为载体,邀请利益相关方、物业等主体参与协商,形成“定时开放+微改造”的共识方案。首先明确球场每日开放时间,避开居民午休及夜间休息时段,进一步规范场地使用;其次通过拆除影响采光的护栏网,增设彩色花坛并以绿植隔挡,既降低噪音又保留运动功能,实现空间优化;建立“居民轮值+物业巡查”双轨机制,确保管理规定落地见效。改造完成后,球场使用秩序井然,邻里矛盾有效化解,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红旗社区党委将持续放大“周四来说事”协同效益,完善“诉求响应—协商共治—跟踪评估”全周期管理,推动治理单元向小区、楼栋、单元进一步下沉,以绣花功夫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为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社区提供“红旗样板”。(韦姗姗 张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