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丰厚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历史遗存,充分整合法治资源,探索“法治+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法治元素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该镇已建成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个,建设“旅游+普法”特色阵地3个,实现村级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法治教育“示范带”。章广镇皇甫山红色旅游基地历史底蕴深厚,境内有刘少奇旧居、中原局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章广镇将这些革命遗迹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在景区设立“红色+法治”主题讲解点,推动游客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接受宪法、民法典等现代法治熏陶,打造沉浸式普法教育阵地。今年以来,开展“旅游+普法”、法治纳凉晚会、旅游普法集市等基层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次,惠及群众1300余人次。
结合人文景观,打造法治文化“体验带”。章广镇有学文大鼓、乡村记忆馆、农民电影院等特色人文资源。章广镇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在学文大鼓表演中融入“以案释法”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在乡村记忆馆中开辟“法治文化”专区,以《奉道宪示禁碑记》为立足点,将其所记载的清朝嘉庆年间伸张政府法令,反贪护民的故事作为章广镇传承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村民在历史故事中感受法治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建强普法队伍,打造法治惠民“服务带”。章广镇坚持“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双轮驱动,组建由讲解员、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普法宣讲团,在皇甫山红色旅游基地、鸦窝村乡村记忆馆等地开展“红色故事+法治宣讲”活动。依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带动群众法治素养和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全镇已培育66名“法律明白人”,覆盖所有村(社区),实现群众身边有“说得上话”的法律明白人。
通过把法治宣传与红色教育、人文景观、历史遗址紧密结合,章广镇不断拓展基层法治建设的新路径,不仅提升了群众法治素养,也营造了法治文旅良好氛围。(刘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