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连两端 调解化纠纷
来源:李林 高笑 2025-08-25 16:52:29 责编:谢晴雨

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田东人民法庭舜心“融益解”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成功化解了一起跨越空间的金融借款纠纷,不仅实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握手言和,更促成调解协议当场履行,生动诠释了“融益解”调解工作室“司法为民、实质解纷”的深刻内涵。

案件临近开庭时,书记员发现此前多次联系、并表示愿意分期还款的被告仍未到庭,便再次致电询问。被告解释自己正在大通区上窑镇,因身体原因无法出庭,但承认贷款事实,仅对具体金额有异议,希望去银行核对清楚。

书记员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承办法官,并配合法官一同联系原告代理人。经沟通,原告代理人同意尽快与银行方面联系,协调让被告就近前往上窑支行查询贷款明细、核实金额。被告表示核算无误后,将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原告代理人表示将及时跟进并向法庭反馈后续进展。

在等待银行回复期间,法官再次电话联系被告,进一步了解其诉求和当前状况,为后续调解做好准备。半小时后,原告代理人来电,提供了贷款各项时间节点、利率等关键数据。法官初步核算后,立即通过电话向被告逐项解释、反复确认,彻底消除了被告的疑虑。被告表示:“法院工作人员这么认真负责,既然账已经算清楚了,我愿意一次性履行完毕,不再给法院添麻烦。”

承办法官考虑到被告身体不便,在与银行沟通后,银行主动提出由上窑支行的同事就近协助处理,避免被告奔波劳顿。当天下午,被告如约前往上窑支行。在支行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双方再次核对债务金额,确认无误后,正式签署调解协议,并当场一次性将全部款项履行完毕。

纠纷化解后,双方当事人均对法院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电话线连接的两端,一端是有履行意愿但身体不便的当事人,另一端是亟需实现债权的金融机构。在法官主动作为和银行积极配合下,该起纠纷不仅成功和解,更实现了债务的即时和彻底清偿,真正、圆满地做到了“案结事了、实质解纷”。

该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与即时履行,是田东人民法庭舜心“融益解”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运行效能的又一次有力证明。它突破了传统调解对时空的限制,通过一根电话线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既体现了司法服务的温度与灵活性,又从根本上消弭了矛盾。(李林 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