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景”融合 点亮法治之光
来源:李涵冶 2025-08-26 16:53:22 责编:梅觉明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将法治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抓手,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核心,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阵地,法治风光随处可见,不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提质增效。

注重整体谋划,强化系统布局。摒弃“一刀切”模式,依据各村(社区)实际,制定长期规划。城市社区侧重“防骗”与“智慧”,农村区域强调“实用”与“易懂”,成熟小区注重“日常”与“融入”。5年来,街道建成嵩合社区反诈主题公园、燕津花园智慧法治小区等五大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实现了从“零散试点”到“多点布局”,从“单一宣传”到“多元服务”的跨越。

avatar

深挖地域特色,强化教育普及。在省级重点中学附近城市绿化带打造反诈主题公园,成为青少年反诈学习教育的户外课堂。法治小巷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改造小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平兴村民法典广场以场景化设计融入民法典精神;金桥湾法治小区将法治元素融入居民日常;燕津花园智慧法治小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法治精神,积极响应社会对“一老一小”权益保障的关注。五大阵地主题各异、位置分散,但功能互补、活动联动,构建起全区域覆盖的法治宣传网络。

搭建传播平台,强化工作合力。注重各部门协同合作,联合法院、检察院等多方力量,广泛吸纳普法志愿者,以法治阵地为媒介,开展“法治电影送清凉”“法治文艺演出进乡村”“法治戏曲展演”等多种形式,让辖区群众在休闲、健身等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素养。5年来,共开展法治文化活动150余场次,开展主题宣传8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万人。

注重创新发展,强化便民服务。在新建的燕津花园,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成智慧法治小区,居民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可办理多种法律服务业务。同时,该小区与其他相关站点形成十五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学期开学伊始,在智慧法治小区开展线上直播活动,进一步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李涵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