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两状”示范文本普及应用,进一步规范当事人诉讼行为,明晰争议焦点,提高审判效率,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以方便当事人为导向,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推广服务体系,全面推广使用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执行等9个领域的67类常见多发诉讼类型示范文本。
优化内部培训。组织立案庭及相关庭室干警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对未参加线上培训的干警做好线下交流培训,确保熟练掌握示范文本内容和使用方法,统一推广口径和释明标准,引导当地律师积极应用示范文本,形成工作合力。
优化诉服引导。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诉讼服务平台提供模板下载与智能填充,鼓励和引导律师主动使用示范文本。同时,在“12368”热线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积极推广示范文本应用,引导网上立案当事人选用示范文本。在立案窗口设置示范文本填写指引标识,并提供空白文书样式以及张贴示范文本二维码供当事人获取、填写,集中分类摆放涵盖常见案由的诉辩状示范文本,方便当事人按需取用、精准参照。
优化文本指导。配备导诉人员,引导当事人使用民事案件的“两状”示范文本,为有需要的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一对一”指导,梳理诉讼请求、明确事实理由。对不符合要求的诉状或答辩状主动向当事人释明问题所在,并引导当事人进行修改完善。
优化反馈机制。收集当事人、律师、法官及诉讼服务人员等反映的相关问题建议,根据文本推行情况及群众反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当事人沟通互动,不断提升司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司法服务。
此次“两状”推广工作,既是深化司法改革、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也是法院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生动缩影。(李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