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璧县杨疃镇创新工作方法,围绕"柔性劝导、精准宣传、部门联动、长效管理"四个方面,扎实开展电动三四轮车规范出行工作。
柔性劝导,教育为先。杨疃镇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人性化执法方式,在全镇主要路口和重点路段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点。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未佩戴头盔、违法载人等行为时,首先进行耐心劝导和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理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聚焦中老年,精准宣传。针对中老年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杨疃镇开展了精准化、差异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结合农村集市、村民大会等场合,采用当地方言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在早晚高峰时段循环播放交通安全提示,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杨疃镇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整合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交管站、村委会等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在日常管理中,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逢重要节假日和集市日,各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加强管控,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长效管理,持之以恒。规范电动三四轮车出行不是"一阵风"式运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杨疃镇已将交通安全劝导行动纳入常态化管理,持续加大对三四轮电瓶车的整治宣传力度,不定期开展检查和劝导工作,以精细化举措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未来,杨疃镇将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常态化、精细化,让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共同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通讯员 黄莹)(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