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文化文史担当 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8-28 18:36:16 责编:周晓东 朱媛

政协文化文史工作部门应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和工作特点,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文化浸润、历史镜鉴、制度保障为抓手,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以文化人,厚植作风建设思想根基。文化文史工作具有“润物无声”的独特优势。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清正廉洁的思想资源,提炼红色文化中的纪律作风内涵,将其转化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鲜活教材。通过编纂文史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策划主题展览等形式,拓展作风建设的传播渠道,将作风建设寓于文化传承之中,增强思想认同和价值共鸣,扩大政协文化的影响力。

二、以史为鉴,增强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政协文史工作应聚焦党的自我革命历程,系统梳理党在不同时期开展整风运动、反腐倡廉、纪律建设的经验做法,讲清其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通过“口述历史”“亲历者说”等方式,记录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生动故事,用历史的镜子照亮现实、启迪未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以制为基,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不能“一阵风”,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文化文史部门应积极参与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建立文史资料审核机制和作风建设责任清单,确保资料真实、程序规范。深化调研实践,推动文化文史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增强史料的现实温度与历史厚度。要将作风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责任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

四、以实为要,推动作风建设融入主责主业。作风建设不是空对空,必须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聚力、引路,深耕徽州文化厚土、资源沃土、生态净土,做好“四个凝聚”工作,无论建言资政,还是凝聚共识,都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求真务实、务求实效。文史工作应紧扣“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职能,注重“亲历、亲见、亲闻”,强调作风的真实性与史料的权威性。要将作风建设要求贯穿于文史资料征集、编纂、研究、宣传全过程。在史料甄别中坚持实事求是,在内容表达上弘扬正气新风,在成果传播中注重思想引领,使文史工作成为锤炼党性、砥砺作风的重要载体。

五、以新为翼,打造作风建设的特色品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作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突破。文化文史工作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云上文史”“微课堂”“数字展览”等平台,让作风建设内容更可感、更可触、更易传播。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作风建设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文史社会传播力与影响力。

政协文化文史工作承担着坚守文化阵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主流价值的政治责任。应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文化自觉、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夯实履职根基,服务发展大局。

(作者:黄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 黄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