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履职展风采 心系公益有作为——记蚌埠市蚌山区政协委员郭一凡
来源:刘清鸿 2025-08-29 14:45:55 责编:王悦 朱媛

在淮河之滨蚌埠——这座曾孕育大禹治水精神的“珍珠之城”,郭一凡用十年时间诠释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从上海外贸精英转型到地方创业,他始终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乡村振兴、民生就业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扎实的履职答卷。

脚下有泥,心中有数

“履职就要办实事”,这是郭一凡履职的信条。担任蚌山区政协委员期间,他的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37次实地调研的数据和案例。2024年主持大健康产业“鸣”沙龙活动时,他与调研组成员历时三个月的走访调研,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产业的发展轨迹,最终形成的报告既有详实数据支撑,又有切实可行的建议。“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他的履职始终建立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创新助农,授人以渔

面对乡村振兴课题,郭一凡探索出“培训+溯源+销售”的助农模式。他不仅组织直播技能培训,更注重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通社区销售渠道。2022年,通过这套系统方法,帮助怀远农户销售石榴50余万斤,带动137户脱贫户增收,这让人想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他的做法正是着眼于培养农民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公益之路,润物无声

四年来,郭一凡坚持举办的42期公益培训中,专门为残障人士开设的课程就有14期。为了让培训后能实现就业,他又走访全国多地考察学习,最终落地“AI数据标注”就业项目,帮助20余名残疾人走上稳定工作岗位,在蚌埠开创了科技助残的就业帮扶典型,他的努力不仅让残疾人获得收入,更让他们重拾尊严与信心。郭一凡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公益是赋予能力,而非依赖;是激发自立,而非施舍。

十年光阴,郭一凡从意气风发的创业者成长为踏实履职的政协委员。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件件落到实处的工作。他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照亮,而照亮他人的过程,也在照亮自己。”这条十年履职之路,他走得坚定而温暖——以利他之心前行,终将成人达己。

(刘清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