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这里每天都要处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法治画卷。为充分展现全市法院人民法庭风采,宿州中院推出“宿说枫桥·人民法庭巡礼”专栏,邀您共同检阅人民法庭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埇桥区法院桃园法庭紧扣审判职能,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为民举措,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维护基层社会治理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强化多元联动,打好解纷“组合拳”。桃园法庭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打造“法庭+村委会”“法庭+检察院”“法庭+自规所+村委会”模式,“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不断畅通与卫健委、医疗机构、教体局等单位的沟通渠道,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2024年,桃园法庭通过联动模式化解各类纠纷350起,调撤率达36.34%,有效减少了诉讼增量。
法官与人民调解员、村委会人员一同做调解工作
在追索劳务费系列案件中,法院发挥审判专业优势,开通涉工人工资案件绿色通道,强化诉中引导与调解指导,通过与检察院信息共享、共同调查、联合调解等方式形成合力,将法律监督与纠纷化解深度融合,成功破解涉案群体法律意识淡薄、举证能力不足、涉案企业推诿等难点问题,提升调解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同时,查明资金走向,消除企业顾虑,并为企业筹措资金、正常运营提供积极缓冲。今年3月,桃园法庭集中受理一批某建设公司拖欠薪资案件,该批案件涉及人数众多,金额高达165万余元。案件经起诉后,由“两院”共同组织调解工作,最终成功消除双方疑虑,让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2025年7月15日,涉薪资案件调解成功后,当事人代表送来锦旗
践行为民宗旨,提升服务水平。桃园法庭坚持与时俱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调解、审判业务。针对案件标的额较小、法律关系简单、案件事实清楚的案件,桃园法庭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依托,通过微信视频、微信群聊等方式,开展调解、庭审等活动,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面对面”调解的效果,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便捷。同时积极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民举措,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管辖权在立案时有争议的案件,先行受理,方便当事人诉讼,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方便群众诉讼,强化以案释法,桃园法庭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深入乡村、社区就地审理案件,发挥就近处理矛盾、方便群众诉讼的作用,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形式新颖,教育性强”,一位村民代表在旁观巡回审判后如是说。
2024年9月11日,巡回法庭到农户家里审理一起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案件
立足案件审理,着眼执行攻坚。针对医疗纠纷等重大纠纷的案件,桃园法庭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取得了显著成效。法庭在分案后即阅卷,区分繁简,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庭前调解,在首次送达时一并了解当事人调解意向,有调解可能的及时调解分流。加强繁案庭前准备工作,认真梳理法律规则,发挥好庭前会议功能,制作庭审提纲,明确庭审调查重点。在裁判文书制作上,简化简案说理,快审快结分流出去。对争议不大的内容,避免简单事项说理复杂化;加强繁案说理,针对争议关键处把理讲明说透,通过令人信服的说理,分清是非、定分止争。
桃园法庭高度重视执行工作,致力于把“一纸判决”变为“真金白银”。建立“执行预警机制”,在案件审理阶段就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前制定执行预案,建立执行台账,明晰执行进度。同时,加强与公安、银行等部门的协作,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2024年,桃园法庭促成191件案件执行完毕,执行到位金额430余万元。
矛盾就地化解,和谐扎根生长。桃园法庭的每一盏灯,在夜色里亮得更加坚定;每一步走访,在泥土中踩得更加扎实。因工作成绩出色,桃园法庭连续多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今后,桃园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续写更多司法为民的基层故事,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周里 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