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稻香村司法所突出普法重点,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实践,筑牢“网、线、课”,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
一是构建普法“防护网”。立足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构建“线上+线下”“摆摊+流动”普法防护网。依托普法微信公众号、“律师团”微信群,打造群众性“指尖上普法”。发布《美好生活 与民法典相伴》《宪法 守护你我一生》等短视频15期,累计播放量突破500余次。在商超、广场及社区设立“法律驿站”,组织“四员一律”“法律明白人”等开展“巡回式普法”活动18余场次,惠及附近居民近万人。组建法治宣讲团,配备流动普法宣传车,深入小区、一线、网格开展防邪教、反电信诈骗、反传销、禁毒防毒等宣传活动70余场,散发讲解宣传材料、“明白纸”“一封信”等近10000余份,辐射居民达20000余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
二是描绘普法“风景线”。改变被动式普法,创新“场景式+嵌入式+沉浸式”普法模式。在广场、游园、街角等人流集中点建设法治宣传栏20余个,将民法典中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条款转化为漫画图解,居民目之所及,皆是“法治风景线”。在金隅南七天地打造“法治菜市场”1个,布局“食品安全法律咨询台”“公平秤普法角”等普法微空间,累计化解消费纠纷40余起。在旅馆、餐饮店、商超等场所摆放民法典手册、防范电信诈骗读本和法律服务便民卡等宣传材料,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创新普法“云端课”。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居民“法治订单”,通过12348热线、12345政务平台抓取高频法律问题,梳理形成“民生服务”“环境保护”“家事纠纷”“物业管理”等若干普法专题,为辖区居民量身定制个性化、精准化法治菜单。围绕社区孤寡老人、外出务工人员、妇女儿童、重点特殊群体的法治需求,做好“窗帘之约”与法治相伴。创新“律企联动”模式,开设“云端课”法律答疑特别栏目,值班律师线上解答劳动合同、工伤赔偿、劳资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实现辖区企业法律困惑“烟消云散”。 (稻香村司法所 李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