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已经十七年了!我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你们居然帮我要回来了!”近日,申请人陈某感激地说着,并向旌德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送上了精心准备的锦旗。
事情还要从2008年开始说起。陈某和王某夫妇系亲戚关系,2008年6月,王某夫妇因资金周转困难,向陈某借款5万元,并出具借条,约定:于2010年10月前付清本金及利息。后王某夫妇因经营不善,借款一直未还,陈某多次催要无果后于2019年诉至法院。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王某夫妇却杳无音讯也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以终本结案。
2025年6月,陈某偶尔间得知王某的消息,便立即拨打了法院执行110的电话:“法官,我打听到被执行人王某可能在浙江宁波,好像是用他哥哥的身份在工作,希望你们可以帮忙调查。”
得到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赶往宁波调查。
执行干警前往宁波市政务中心调取了王某及其哥哥的相关社保信息,大致确定了王某工作的公司。
“你好,我们是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我们来了解一下,贵公司是否有一名叫王某的工人。”执行干警立即来到该公司调查并分别拿出了王某和王某哥哥的照片进行询问。
“这张不太像,但这张照片跟他本人很像,应该是他,我带你们去找他。”公司人员指着王某照片说道。
“终于找到王某了!”执行干警们一阵欣喜。
然而王某似乎提前得到了消息,半小时前请假离开了。
执行干警一边调取王某的工资、个人关系等相关信息,一边通过公司联系劝其主动配合。
经调查了解,该公司也曾发现王某的社保存在异常情况,但因其提供了齐全的材料和充分的借口,便没有多心。直到执行干警的到来,才知道王某是利用了其哥哥的身份信息进行“伪装”,企图逃避法院的追查,且这一“伪装”竟长达7年之久。
执行法官随即拨通王某的电话,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以及拒不配合法院执行的严重后果。见“谎言”被拆穿,无法逃避,王某坦言实在是欠债太多、无力偿还才出此下策,目前只有7万元,希望法院可以帮忙做工作,尽快了结此案。经过与申请人陈某沟通,陈某同意了以7万元一次性了结。
这起时隔17年的案件终于执行完毕。(王仙舟 汪悦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