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郭庙镇
太和县郭庙镇:“六尺巷”精神孕育基层善治硕果
来源:刘强 2025-09-11 10:42:23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喻寒松

近期,太和县郭庙镇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治理变革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一条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脉络——“六尺巷”精神被赋予崭新内涵,化作浸润千家万户的春雨,滋养出基层善治的累累硕果。

9月8日,郭庙村两户居民因院墙扩建产生争执,本可能演变为激烈纠纷的矛盾,却在村“六尺巷调解室”内化解。随着调解员阮待启一杯热茶端上桌案,《六尺巷典故》折页手册缓缓展开,当讲到张英侍郎诗中“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句子时,当事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最终双方各退半米红线,还在公共区域共建了花香四溢的小微绿地。这样的场景,已成为郭庙镇基层治理的日常图景。

清代名臣张英家族谦和礼让的故事不仅是历史教材,更是化解当代社会矛盾的智慧宝库。为此,郭庙镇党委专门组建由老干部、乡贤、法律工作者构成的“六尺巷智囊团”,系统梳理出“听诉求、明事理、讲古训、促和解”四步工作法。每个村居设立标准化调解室,墙上悬挂的电子屏实时滚动播放古今礼让典范案例,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文明力量。

郭庙镇还把数字技术的融入传统智慧,开设“在线评理堂”功能深受年轻人欢迎,让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视频连线就能参与家乡事务协商。数据显示,自数字化平台运行以来,一般性纠纷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郭庙镇西街村曾经因宅基地纠纷搁置多年的农产品加工厂项目,在镇村干部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协调下顺利落地。如今这座现代化厂房不仅带动周边百余人就业,其规范化管理模式还成为全县样板。镇文化站还编排的情景剧《新六尺巷》,让村民们看着舞台上重现祖辈故事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家生活的投影。观众席中一位上周刚达成和解协议的年轻商户感慨道:“原来老祖宗留下的不只是三尺墙的故事,更是一把打开幸福生活的钥匙。”另外,郭庙镇创造性推出“礼让积分银行”,将主动让步、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成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农资代购、医疗巡诊等贴心服务。

从历史典故到现实样本,从个体自觉到制度规范,郭庙镇的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能够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推动现代治理体系创新的时代之花。当谦和礼让不再是书本里的道德说教,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准则;当基层干部不再疲于奔命救火,转而专注培育自治生态,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热土徐徐展开。(刘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