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在凤阳县殷涧镇田野间,连片的花生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弯腰拔起带着泥土清香的花生植株,饱满的荚果缀满根部,随手一甩,泥土簌簌落下,露出白胖的“金豆豆”。如今,这小小的花生,已成为殷涧镇撬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在皖东大地书写着富民强镇的生动篇章。
殷涧镇地处江淮分水岭,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温润气候,为花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将花生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重头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主体带动”模式,推动花生种植从“零散分布”向“规模连片”、从“传统种植”向“提质增效”转变,让小花生长出了大产业。
在宋集村,种粮大户苏朝进的80余亩花生种植基地里,收割机往来穿梭,将一株株花生连根拔起、脱果清选,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雨水匀、光照足,加上镇里农技站的专家常来指导,花生长势比往年还好!”苏朝进捧着刚收获的鲜花生,脸上满是笑意。据他介绍,今年基地花生亩均产鲜果800斤以上,按照当前市场收购价计算,亩均产值可达2000元左右,80亩地预计能带来160万元左右的收入。
不仅如此,苏朝进的种植基地还成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驿站”。从春耕播种到夏管除草,再到秋收采摘,基地常年吸纳2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跟着苏老板学种植技术,比外出打工踏实多了!”正在基地分拣花生的宋集村村民王大姐笑着说。
为延伸花生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殷涧镇还积极拓宽花生销售渠道,打造“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在殷涧镇一家花生收购点,新鲜花生经过清洗、晾晒、包装等工序,变成了可以直接销售的零食商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我们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让村民种得放心、卖得省心。”收购点负责人介绍,今年已收购本地花生20余万斤,带动近百户种植户增收。
如今的殷涧镇,花生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带动全镇30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小花生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殷涧镇将继续做强花生特色产业,规划建设花生品种培育基地和研学体验园,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让这颗小小的“致富果”结出更多乡村振兴的“幸福果”。(梅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