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红心镇
红心镇:“三点发力”,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来源:张宇 2025-09-12 08:32:02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凤阳县红心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从“薄弱”到“壮大”的跨越。2024年度,全镇13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77万元,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以资源整合为“支撑点”,盘活沉睡资产。该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开展“清家底、盘存量、促增值”专项行动。通过定期召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指导各村(社区)全面摸排闲置土地、厂房、校舍等集体资产,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取“租赁盘活一批、入股合作一批、改造升级一批”的方式实现资产增值。例如,利用移民项目资金,计划将杨山村的闲置小学校舍改造建设成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利用移民资金,谋划在红心社区原供销社的闲置土地上申报建设保鲜冷库项目。多方谋划盘活沉睡资产,使其焕发新的效益,为集体经济发展筑牢根基。

以产业升级为“突破点”,培育增收动能。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思路,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指导乌罗村成立商贸公司,整合全镇的特色农产品(如红薯片、梅鱼、板栗、茶油等),进行统一包装设计,形成特色农产品大礼包对外销售,已累计实现销售额3.5万元;推动红心社区成立劳务公司,为荷塘村的玩具加工厂及周边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劳务派遣服务,截至目前已产生劳务费用20多万元;支持李山村成立智耘农业有限公司,重点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业务,探索线上销售渠道。此外,全镇13个村(社区)联合发起成立了凤阳县鸿鑫熠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整合各村集体分散的资源资产,显著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经营渠道,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营,并兼顾社会效益。同步推动电商直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动员各村以三青人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为主挖掘电商直播潜力人才,通过在各村打造助农直播间的方式,拓宽镇域红薯及深加工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激发内生动力。“鸿鑫熠”强村公司创新采用了“党组织+强村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项目经理人”的四位一体运营机制。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从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遴选责任心强、有参与意愿者担任。为确保党的领导和有效监管,镇上成立了强村公司领导小组及临时党支部,由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统筹协调公司的运营管理大局。此外,还聘请了一位具有丰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离任村书记担任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强村公司承接的各类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强村公司积极承接镇域内的小型公益类项目,已负责全镇的小型水利工程日常管护以及全域的绿化管护工作,既服务了公共事业,也增加了收入来源。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资源闲置”到“资产生金”,通过“三点发力”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蝶变升级。红心镇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注入持久动能。(张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