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庐江新闻
汤池镇三冲村种好深山“致富果”
来源:徐玉书 2025-09-12 10:04:38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喻寒松

金秋时节,行走在乡村大地,处处是“硕果盈枝、果香飘远”的丰收图景:三冲村的板栗缀满枝头,颗颗饱满如墨珠;双墩村的葡萄挂满藤蔓,清甜汁水欲滴;果树村的银杏果压弯枝条,金黄色泽惹人垂涎。这些曾“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土果子”,如今通过品种迭代、销路拓展、产业升级“三招发力”,蜕变为村民手中的“金果子”,不仅让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选准品种:让“土果子”蜕变为“优品种”

“以前种的普通板栗,个头小、口感差,一斤最多卖3块钱;现在嫁接引入‘毛板红’‘处暑红’等优质品种,不单产量翻翻,收购价更是涨到7块,还供不应求!”三冲村种植户林大爷捧着自家的板栗,喜不自胜地说。摒弃“凭经验种、靠天吃饭”的老路子,各地乡村主动“联姻”汤池镇农技站,把“专家请进门、技术送到地”。

双墩村天鸣花海的葡萄以“皮薄肉细、甜度高”的特点打开市场。同时,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技术,让“土果子”实现“颜值”“口感”双提升,为后续增收筑牢品质根基。

畅通销路:让“枝头果”变现为“袋中钱”

“以前果子熟了,自己家吃不完,想卖的话得骑三轮车跑几里路赶集,遇到雨天烂在手里是常事;现在合作社上门收购,在家门口就能收钱!”果农叶文平的话,道出了众多散户的心声。为破解“销售难、溢价低”困境,汤池镇各村以“合作社+农户”为纽带,构建“线上+线下”销售矩阵。线下,与农贸市场、商超、饭店、加工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打通“果园—市场”直供通道,直达消费者餐桌。线上,汤池镇组建“大汤池文旅联盟直播服务队”,村干部、种植大户化身“带货主播”,在果园里现场直播采摘、试吃场景。此外,“采摘游+特产购”模式持续走热——游客亲手采摘鲜果、体验农耕乐趣,临走时带上包装精美的果子,让“一颗果子”带动多重消费,实现“产销两旺”。

延伸链条:让“小果子”撑起“大产业”

“光卖鲜果利润薄,后期可以把板栗加工成即食仁、板栗粉等形式售卖,价值能翻一倍!”三冲村党委书记郑军介绍。从“卖原料”到“做产品”,三冲村将打造“板栗特产礼盒”,将即食板栗仁、与本地茶叶搭配销售,成为乡村旅游热销伴手礼。

一颗“致富果”,连接起田间地头与市场餐桌,更串联起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如今的汤池镇,正以饱满的热情培育“甜蜜产业”,不仅让荒山变“绿银行”、让“土果子”变“金元宝”,更让村民的日子像枝头的果子一样,越来越红火。(徐玉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