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持续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非公党建指导站聚焦组织建设、教育指导、共驻共建,激活非公党建“红色引擎”。
聚焦组织建设,推动非公党建“提档升级”。保定街道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视为推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入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对辖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地毯式”摸排,实现党员应纳尽纳,党组织应建尽建。发挥党建指导员纽带作用,采取“党建+服务”模式,常态化摸排辖区非公企业经营状况、从业人数、党员人数等信息,及时了解企业诉求,通过实时线上、实地指导等方式,常态联系、精准服务、有效引领。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工作,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动态更新“两个覆盖”台账,紧盯覆盖空白点,根据实际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织密非公企业党建网络。今年以来,已单独组建企业党支部2个。
聚焦教育指导,释放非公党建“红色动能”。坚持抓好非公企业党员思想理论武装工作,定期举办线下培训班,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轮训工作。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升非公企业党员素质,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者、技术骨干和一线优秀青年上,注重发展创先争优中涌现出的优秀职工入党。2025年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非公企业党员1名。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微讯等线上平台,打造“指尖”学习阵地,延伸学习培训触角,确保党员教育不间断、不脱节。
聚焦共驻共建,助力非公党建“赋能增效”。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定期召开企业联席会议,围绕“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党建、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打破地理位置局限,探索多方联动合作机制。沿湖村以党建共建为契机,与安徽鸠润公司党支部、安师大学生科院党支部在项目共建、品牌共创、成果共享、发展共谋初步达成合作,针对茄科类,计划设立研究生培养科技小院,深入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团洲村与周边企业围绕组织共联、项目共建、发展共谋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定期开展同心结对活动,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分享党建工作经验与创新做法,努力将企业资源融入到“红色村”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实现了村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陈娩彤)
